第三百二十三章 道家秘典(1 / 3)

第三重分身 似有实无 2802 字 2020-08-09

根据晋朝葛洪的《神仙传》记载

刘安上天还在半空时,遇到多位神仙,刘安乃是皇亲国戚。

“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

《无上秘要》卷84中,也有描绘刘安成仙之后的情形

淮南王飞升之后,不懂天庭之礼,动辄自称朕。

于是仙人们在玉帝面前参了他一本,本应被遣返人间。

好在刘安原来认识的几位神仙好言说情,才被赦免,被贬谪守护天都的厕所三年。

“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

当然,这只是后世的杜撰,与真实的事件,没有一毛钱关系……

刘安不同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他从小就不太喜欢骑马、打猎。

而是爱好读书、学艺、弹琴尤其热衷于道家黄老之术。

由于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到汉武帝时,刘安已誉满天下,成了国内颇有名气的学者。在各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初时,汉武帝很看重他。

甚至经常相召他去宫中问话。

可是没过了多久,刘安就发现了不妙了。

汉武帝的思想,和他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又心念长生,经常打听首家的事情。

后来,他更是言语中流露出了废弃诸侯的意思。

问题是刘安,便是一位诸候王!

说到这儿,他的脸上有了郁闷的表情。

或许是为了发泄内外心的不满,他朝苏阳无奈的笑道

“现在的人,都把他当作了一代明君是称赞。可是在我看来,他着实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从。只可惜啊……罢了罢了,咱们还是不说他了。”

刘安的转折点,是从八公开始的。

史料之上记载的八公,也并非真正的神仙。

在刘安看来,他们只是会一些法术的道家高人罢了。

这也是他所需要的。

因为自从看穿了武帝之后,他便开始疏远了他,一门心思的搞自己的作品。

也就是后世十分著名的淮南子……

传说中的八公,其实不过是八个修行有术的道家高人。

他们也并不是神仙,来找刘安也只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八人中,甚至还有人和刘安不对付,为他以后的灾祸留下了祸根。

但是,也正是八人的来访,为日后真正的神仙的到来,埋下来了契机……

那是八人来到淮南王府邸的第二年。

彼时和刘安,早已看穿了八人的目的。

只是,他身为道家高人,又极其喜好道法,善养门客。

对于这八个人,他并没有戳穿。

转眼间,中秋节到来。

八个人为了脸面,又在刘安面前,表演了一次各自的“仙术”。

那时的刘安,已经把豆腐研制了出来。

对于这些镜花水月的小枝巧,也早就能轻易施展了。

他表面上鼓掌叫好,实则内心却很不以意为然。

在那八人走了之后,他望着天空兴叹,感叹自己的一片痴心,竟然还是无法打动神仙。

然而就在这人时候,月亮上竟然真的飘下了一个人来……

那人就是一个影子,没有身体。

他的周身散发着白光,飘飘忽忽的就来到了刘安面前。

此时的刘安早已被吓傻了,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什么神仙,什么丹药,早在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了……

看到刘安没什么反应,那人对他微笑了一下,竖起了一根手指。

手指点在了刘安的额头,刘安却丝毫没有被碰触的感觉。

毋须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