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回程(2 / 2)

顾天成连忙谢过,之后才说道:“还是算了,前段时间我一直致力于打通大河沿线的投递行,没怎么在河运上行走。

“这段时间才开始随船队运输货物,这里面的讲究也挺多。还是等我积攒一段时间的经验,诚运也有了一定的家底,到时再看有无此类机会。”

邓岳林一听就明白了,顾天成不愿靠在其他河运行名下。他宁愿等到自己积攒到一定的实力,由自己主导做事才合心意。

他并不反感顾天成的这个想法。

毕竟,顾天成一个垛工出身的平民百姓,年纪还不到二十,就掌握了一家不算小的河运行,另有一支贯通大河南北的信局。

更加令人心惊的是,他手上还握有大河沿线的大小五个码头。其中就包括津州那样大河末端、临近京城的大码头。

如果把这些合起来衡量,任何一家河运行都没有诚运的规模。

而且,这些事情还是在短短两年间完成的。

若再给他两年时间,诚运指不定会被他运营出怎样惊人的光景。

顾天成此子,果然是个有志向、不肯居于人下的主。

重要的是,这家伙有这个心思,也有这个实力。

…………

接下来的时间,顾天成继续在河道上来往,期间还真和几支大船队有过交集,有两家的掌事人真不错。

直到临近过年,顾天成才结了最后一批货返回,沿途接了自家投递行的兄弟,回到牧良镇。

京城贵人多,年前的代购事务火爆异常,袁冬初把事情交代给程掌柜,提前走了几日,才在大年二十九的午后,乘坐自家货船,在牧良镇码头登岸。

而徐志和他那几个兄弟就没这么好运了,津州码头接手不久,今年过年他们就留在了津州。

如今,整个通州境内,除了通州府所在地,其它大小码头,就算不是诚运自家兄弟掌管,也都是听顾天成招呼的。

牧良镇码头就更不用提了,还是原来的大哥当家,但和诚运已经不分彼此,完全就是诚运的下属机构。

诚运的兴起,让易水县周边彻底繁荣富裕起来。

在外地做事的兄弟每次登岸,在码头享受的,都是亲人加英雄的待遇。

袁冬初回来就更不用说了,别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全都蜂拥着围拢过来,人人都争着抢着向她问好。

人家姑娘起了一个念头,就把投递行操办起来。他们各家的小子们,只不过在各地街巷跑跑腿,不但见识了一个个的大城镇,还能赚钱,更能读书认字。

这若搁在两年以前,他们发梦都梦不到这样的好事。

袁长河、小满和小翠等正经接人来的,这时却被蜂拥上来的人们挤在人群外,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到底谁才是家人啊?

好在拥上来的人们还知道分寸,星耀和铁蛋儿出面的时候,人们主动让出一条道来。

袁长河带着小满几人绕着人群,在夹道欢迎的另一侧迎接自家女儿。

------题外话------

今天从早忙到晚,十点才回来,只写了这么点,抱歉了……

感谢安娜堡、njyzy12124、月下水滴、长白山小狐仙的月票,谢啦亲们~~

长白山小狐仙好长时间没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