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曾子谈表里如一(2 / 2)

孔门学渣 我说那个谁 5346 字 2020-08-29

。民不聊生,没有了人民这个基础,哪里来的贵族的享乐?”

“什么是彻法?”乐歌又问。

曾参解释道“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一般是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哦?”

“应该以人民为重,而不是以自己的生活享受为重。没有人民的赋税,哪里来的贵族、君王的奢侈生活?是这个意思。”

“哦?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解除迷惑的能力。先生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持之以恒,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不能这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是立场不坚定,不能持恒的缘故!”

“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懂?”乐歌追问道。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讲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要持之以恒。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哦?”

曾参又解释道“主要讲的是一个‘恒’字!要持之以恒,不可见异思迁!”

“哦?‘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是什么意思?《诗经》里面的内容?”

曾参回答道“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是写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哦?”乐歌惭愧地应了一声。

心想曾参这个书呆子还真的读了不少书啊!问他什么他都知道。遗憾地是记忆力很好,思维能力有限,死记硬背而已!

见曾参看着自己,只得说道“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什么意思?”乐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