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 / 2)

次日黛玉便早早的起了,和巧姐说了想要出门去看望林家进京赶考的族人。

巧姐对这么也不在意,她本就没什么宗族观念,对这等事也不上心,却忘了林妹妹吃亏就吃亏在没个宗族照应,有委屈没地方诉说,如今听到原来自己不是个死绝了亲戚的自然欢喜异常,想着多去瞧瞧。

巧姐见如此也对贾琏口中的这个贾那个贾的产生了兴趣。就和黛玉一同出发了,贾菌陪同。

黛玉还想着安静的出发,别太张扬了,毕竟自己也与这林家其他人不熟,也不知道人家是什么态度,可巧姐出门自然是一片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

惊没惊动林家人不知道,反正是惊到大观园哪一家子爱看热闹的。

贾母正因为荣国府的人对自己的忽视不自在,却不想荣国府又这么热闹,忙叫人打听,原来是荣国府大小姐和林姑娘去看望贾家林家进京赶考的举人老爷们去了。

这让贾母更不自在了,自己刚骂完林家没人了,死绝了,i冒出了一群举人老爷,还这么大张旗鼓的,可见林黛玉也是个白眼狼,自己白疼爱了,打起自己这个祖母的脸来是啪啪作响啊。

还有这荣国府,贾家不就顺天金陵这两只吗?京城顺天府的暂且不提,这紧邻的贾家什么样自己还不清楚,一屋子酒囊饭袋,那有一个出息的,哪里冒出来这么多举人来。

就算有此等关系到家族兴衰之事,怎么让两个丫头出门去交际,自然是家里的男儿出面啊,贾琏他们没空,也该想着自家的宝玉啊。

真是一群不知所谓的。慌叫下人去打听,都是什么人来京考试了,好安排自己孙子去应酬。

本以为只有小猫三两只,不知道遗落在那个犄角旮旯的不知所谓的远亲,可一打听才知道,这次进京赶考的贾家族人,为贾家五地七脉的众多贾家学生,共计七十二人,林家姑苏本家学子十三人,邢家本家学子四人。外带着姻亲故里的赵钱孙这几个姑爷家的,京外封家人,和不知道佟家在哪里认的亲戚敛吧敛吧足足有二百余位。

这届科举是常规科举后一年的恩科,本就规模小,参加的人数只有不到五百位,却不想贾家宗亲就占了半数。

气得贾母又少吃了一顿饭。

同时也让家里连个正经读书人的薛宝钗甚是羡慕啊。

恰逢近日,是薛姨妈的生日,薛姨妈也不是荣国府的正经主子,自然没人给她操心这事,就是与宝钗如今关系还不错的黛玉也只是准备了两色针线罢了。

薛家也觉得正常,要是荣国府的人要大张旗鼓的给薛家过寿,那才不正常了哪。

所以这不正常的事,自然有不正常的人来干,贾母自觉这是给荣国府没脸,拉拢薛家的好机会,就嘚嘚瑟瑟的开始给薛姨妈组织起生辰来。

是日,也定了一班小戏请邢夫人、王夫人等,老婆婆对儿媳妇,还是天然有压制的,也装模作样的请了黛玉,黛玉自然不会为了这等闲事,耽误了自己家族大事,也就没来。

直至晚间,黛玉一行人来回府来,黛玉的神色才活泛了许多,再也无自怨自艾之相了,见过自家敏而好学的后生,明白了原来自己家只是林家的一只,整个林家大着哪,尤其是散落在各地的林姓之人,有自己有机会都可走访一二的。

家族子弟也出息,战乱过后也不忘了耕读传家,虽因是前朝旧臣,之前也多无上升渠道,如今出了个林如海,也算为家里打好了前程,林家之人也多有感激。

(这个别和我较劲,不信你看看,如今多少政商大佬都是满清大姓的人。)

尤其是看到这些潮气蓬勃的少年酒后齐声颂唱,“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自己也跟着心情澎湃。

看到一只在会馆打理事务的贾琮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