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汽车维修也要敢于创新(2 / 2)

“刚才说到了敢于打破常规创新,请问还有什么办法来创新吗?”

周利民同学举手回答

“要善于发现、敢于怀疑才能创新。

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学说压倒,不要故步自封,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对于旧观念要敢于怀疑,跳出思维方式的框框,开阔视野,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来看问题。”

段师傅点点头道“嗯!讲得不错!请问这位同学,你能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大家都替周利民担心,之前蔡敏芝的的案例是段师傅的,这会儿周利民却要自己来讲案例!

周利民能行吗?

在吃瓜同学们复杂的目光中,周利民不慌不忙地说

“在修理行业的意识中,免费检测成了每年必须要搞的服务活动之一。

但是,对于这一活动能够达到的效果一般人都不敢恭维。

有个专家提出了‘专业检测,保证效果'的方法,一改传统的‘只要检测就必须免费,只要免费就不对结果负责'的想法。

这里面的问题就是,敢不敢对自己企业检测过的车辆哪怕是部分检测项目负责任。

因此,这个专家亲自设计了很多个与众不同的项目,以此达到‘专业检测,保证效果'的目标。

如制动系统要进行如下检测

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制动盘的磨损情况;制动油管的老化情况;

制动分泵活塞的动作好坏;制动踏板防滑橡胶的磨损;

制动液的含水量和沸点的检测;制动盘/片受热后的磨才系数的变化;

轮胎花纹的磨损情况;系统内是不是有气体;真空助力泵的助力能力。

我们往往很容易被经验所迷惑。经验有时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感性认识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当今世界创新成了潮流,汽车维修这个与高科技密切相关的行业,当然不可缺少众多管理者对创新的引导和思考。”

同学们纷点头,感觉周利民讲得有道理。

段师傅笑眯眯地点头表扬“嗯!讲得很有道理!很不错!请问还有什么创新的办法吗?”

沈笑夫举手答道

“我觉得,创新还要学会变通!

规则尽管非常重要,可是如果我们想获得创意,那么遵守规则就反而成了一种枷锁!

创造性思维,既要求具有建设性,更要求打破陈规,否则只有一死胡同可走。

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学会变通。

比如,有一次,汽车维修技术总监俱乐部的图书室的珍贵图书,由于一些原因而浸泡在积水中。

设备修好后,如何挽救被水泡湿的书籍,成了大家的议题。

若采取一般的干湿方式,就会毁掉这些珍品。

于是,大家都在思考有没有别的办法。

其中,有一位曾经从事过罐头生产的员工说在制造罐头时,为排除水果中多余的水分,采用的是低温存放和真空干燥的手段。

如果把这些湿透的图书当成‘水果',能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既蒸干湿书中的水分,又使图书完整无损呢?

商量之后,大家就按照这个主意,先将湿书放进冰箱中冷冻。

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

经过几天的奋战,奇迹出现了,湿漉漉的书籍散尽了水分,这批珍贵的图书终于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这就是变通创新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