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燃油车何以超越电动车?(2 / 3)

力,1904年用于舰艇。

即便如此,若当时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依然可能不会选择燃油车。

要知道,从内燃机原理提出到柴油机的问世,人类经过了200多年的漫长探索。而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6年造出第一台可以上路的汽油车时,电动车已经大行其道。

德国人戴姆勒、迈巴赫也在1889年才开始制造汽油车。

米国人福特更是在1901年才建立第一个汽油车制造厂。直到1913年,第一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才出现。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赛道上,电力革命正在领跑。

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特斯拉在1893年制造出了100万伏的高电压,并赢得了与爱迪生之间的“电流大战”。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革命席卷工业领域。

而内燃机崛起,是1920年代之后的事情。这时,欧美世界有两大因素发生了变化,促使内燃机在汽车上优势要明显强于电动车

一是大油田的发现,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汽油车成本快速下跌,内燃机开始大规模推广到工业领域;

二是欧美国家逐渐形成了公路网络,汽油车的续航能力要远远高于电动车。

三是电子凯特琳发明了汽车电子启动器,让燃油车启动远离了危险和肮脏。

从1920年到现在,这100年间,汽油车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电动车则被边缘化。

但其实,电力革命与内燃机革命是并驾齐驱的,在很多领域,电力取代了煤炭、石油。比如家电,冰箱早期是烧煤气的,用煤气加热使浓氨水沸腾。

后来,煤气冰箱被更高效的电力冰箱取代,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电冰箱”。

所以,回顾这几百年的能源革命历史,个人、企业家及fu确实很难判断未来产业及技术变革的方向。

即使电力或内燃机都具有效率,但运用到不同产业中效果是不同的。

政fu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信息来判断,汽油车或电动车未来哪个更有优势。

同是交通领域,有轨电车的效率比燃油车更高,如城市早期的有轨电车和高铁。

但是,在普通汽车中,汽油车的效率则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汽油、柴油的压缩密度和燃烧效率远远高于电池动力。

在电动车与汽油车的百年竞赛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启示

一是如内燃机重大技术革命,是受市场驱动的,往往是多个国家的技术人才、企业家共同交流、协作与竞争的结果。

若实施“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只会形成信息孤岛,减缓技术创新的步伐。

二是历史长河中,我们会发现,人类是渺小的,很多眼前认为是正确的方向,但历史的走向却完全不同。

正如人在浩如烟海的图书馆、变幻无常的股票市场中,我们无法掌握所有人的信息,更难以判断未来的走向。

百年之前,汽油车超越电动车的原因,除了内燃机革命之外,还包括大油田的发现以及公路网的建设、电启动器的发明。

在当时,这些信息(知识)是政fu或个人难以完全掌控的,更无法预料大油田及公路网对汽油车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也难以判断,电动车一定优于汽油车,或者汽油车优于电动车。从热效率的角度来看,如今的纯电动车不如汽油车,混合电动车则强于汽油车。

有媒体说

“电动汽车的能量来自于电网,我国 80的电力是靠热力电站(烧煤、烧油)的。

如果我们将电厂发电的热效率、向各个用户输送电能的效率、电瓶充电效率、电瓶充电放电循环效率以及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效率连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