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汽车广告的历史(2 / 3)

这看似平常的举措,其间却包含了一个富于话题性的创意,那就是在路牌上贴了30000张1刀钞票,这正好与新车的价格相等。

贴满钞票的路牌广告和戒备森严的警察,一时间成为媒介报道的热点。

此外,为了提高好感度,日产公司还承诺,这3万刀将在做完宣传后捐给慈善机构。

汽车广告在推销汽车的同时,也将其优秀的创意带进了消费者的生活中,对其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

通过广告,人们认识了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汽车,也对这些汽车有了自己的印象。

米国汽车豪放、狂野、不拘小节,英国车稳重、内向、有内涵,法国车我行我素、性格独特;

德国车冷峻、深藏不露,意大利车性感、洒脱,富有艺术性;

日本车活泼、善变、创新层出不穷,韩国车洒脱中不失稳重,具有飘逸感,有一种“骑士”风范。

这种影响是自人类进入商业社会以来任何商业广告所不能比拟的。

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汽车广告就受到了汽车生产商们的高

展示汽车文化

一则好的汽车广告不仅能起到产品宣传作用,更具有欣赏价值,或震撼、或幽默、或发人深思。

1997年,英国戴安娜王妃因一场车祸去世,她的芳华早逝令世人叹息不已。

汽车巨头沃尔沃抓住时机发布了一则广告,标题赫然写着“如果乘坐的是沃尔沃,戴妃会香消玉殒吗”。

并从技术上洋洋洒洒地进行了分析,由于大家都知道当时戴妃乘的是奔驰车,言下之意无非是说沃尔沃比奔驰还安全。

借助这则广告,沃尔沃把自己一贯强调的“安全”特质传达得淋漓尽致。

尊重生命、展现人文关怀的广告最易深入人心。

西方文化传统来自于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以“人生而平等”为主旨,强调个人主义,有着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

因此,汽车广告也更强调个体生命的重要性。

而我国传统文化是在儒教文化下生成,等级观念浓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影响深远。这是华国文明的核心,也是我国社会许多特性的基本表现形态。

例如,沪上通用别克轿车”广告语当代精神,当代车。

“红旗”汽车广告语坐红旗车,走华国路。

“奥迪100”汽车走华国路,乘一汽奥迪。它们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受社会发展影响,汽车品牌在我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所以国内很多汽车广告追求尊贵、豪华、气派的感觉,将汽车品牌定义为成功人士的选择。

尤其是一些中高端汽车更是以此为卖点。

如华晨中华尊驰的“尊驾,与君行”,一汽马自达的“一辆车,定义一种生活”,东风日产天籁的“新成功人士们的尊贵座驾”。

同时,我国的吉祥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我们的祖先通过借喻、比拟、相关、谐音等方式来表述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

我国的吉祥物、吉祥话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它们已经流淌在华国人的血液中,成为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天人合一”的表现。这种文化在汽车广告语中也有反映。

例如,江铃汽车广告语——全顺一路,安全到家。

虽然西方文化也注重“吉祥”,但广告语更注重反映汽车本身的科技创新,这与西方文化中注重实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的民族品格是分不开的。

“以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