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9章:先武后批文(1 / 2)

原来慈禧的小名叫蓝儿,所以这个字眼便成了避讳。

慈禧借题刁难,命其自行了断,智清二话不说就跳入了河中,只是没多久便爬了上来,智清来到老佛爷面前跪好,说他去到奈何桥边上的时候被乾隆皇帝给拦下了,因为这个词是乾隆皇帝御笔之作,所以算不得避讳,慈禧听罢,脸色铁青却不敢治罪智清和尚了。

霍元甲出生于1868年,在当时他是一个有名的武师,他在得知李瑞东的大名以后,也前来比试过。他的祖上是镖师,因此世代都是习武之人,所以对于自己的武艺,他是十分有把握的;不过,让霍元甲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被李瑞东一招就给打败了。

在李瑞东的身上,还曾有过这样的一段逸事,被广为传颂。他辞官回家以后继承了家业,闲暇的时候则潜心研究武学。有一天,他出诊的时候路过某条胡同,遭到了四条巨犬的袭击,并且咬住了他,只听得他大喝一声“咳”,四条巨犬的牙口就被崩坏了,随即落荒而逃。

宫宝田出生于1870年,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先后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身边,担任贴身侍卫;还在庚子年间,由于护驾有功,获得了黄马褂。1905年,由于他深知朝廷的腐败,内心百感交集之下,辞去了官职。”

说到这里,孔因顿了顿,继续往下说道,

“凡是官员,都会批阅文件。”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工作很简单,只要会写几个字,都能完成。

事实上,批阅文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蕴藏着很深的权谋在里面。

尤其是皇帝等统治者的批阅,其威力等同于圣旨,稍不留神,就会引起巨大的政治动荡,因此,历代帝王在批阅奏折等各种文件的时候,都十分谨慎。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后,慈禧太后批阅文件的方法,却十分特别。

正是因为太过于特别,导致庸官们纷纷采用,即使到了现在,依旧有人在效仿。

当然,效仿慈禧太后批阅文件方法的人,要么就是官油子,要么就是庸官。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初春的一个夜晚,热河避暑山庄依旧灯火通明,30岁的咸丰皇帝刚刚看完戏,打着哈欠,准备上床歇息。

自从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后,咸丰皇帝变得很颓废,虽然大臣们多次恳求他回銮,

到京城主持工作,可是,咸丰皇帝每次都找了很多理由,不想回京城。

伴驾的有皇后(慈安)和懿贵妃(慈禧),当晚侍奉咸丰皇帝的正是年仅26岁的慈禧。

看着呵欠连天的咸丰皇帝,慈禧虽然很心疼他,但还是不得不小声提醒“皇上,京城又转来这些奏折,要臣妾念给皇上听吗?”

慈禧天生一副好嗓子,说话的声音柔美、动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前,还在圆明园度假办公的时候,也常常让慈禧读奏折给他听。

慈禧通晓满汉文字,对时局总有不同的看法,深得咸丰皇帝信任,已经把她视为身边的得力助手了。

咸丰皇帝在太监们的侍奉下,已经宽衣解带,他不想再看奏折了。但是,这些奏折所奏的事情都很急,否则,不会连夜送到热河避暑山庄里来,如果这些奏折当晚不批阅,那么,明天就无法快速转给内阁或者军机处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军情的奏折,更是不能有丝毫耽搁。

咸丰皇帝犹豫了一下,索性向慈禧挥了挥手,说道“就让贵妃代劳,替朕批阅吧!”

咸丰皇帝说完,倒在床上呼呼睡了起来。

这是慈禧第一次真正独立代替皇上批阅奏折,虽然在圆明园的时候,慈禧也常常代笔批阅奏折,但都是根据咸丰皇帝的口述进行批阅,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

清朝入关以来,由于对汉人比较忌惮,因此,权力也非常集中,无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