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8章:告老还乡(3 / 4)

可以罢了你的官?”

隋唐以来,科举为不少寒门学子了一飞冲天的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并不是说说就算了。

一旦能够身居庙堂之上,人生价值与社会地位便可以得到急速的提升,获得最好的社会资源,从而福庇子孙。

但有个现象非常奇怪,古代官员不管官做到多大,一旦卸任,无一例外都会选择遣散仆人,告老还乡,一路轻装简从,显得有些许落寞。

而眼下,李安然居然想要李歌德告老还乡,由此可见,往后李家的甜美蛋糕,再无他李歌德的那一份,李歌德又怎么可能会让李安然称心如意?

“李安然,就是李渊源在这里,恐怕也不敢直言面对吧?”

“你一个女娃娃,就不怕大风闪了舌头,摸不着边?”

不管是在唐宋时期,还是明清时期,无一例外的是都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尤其是在社会资源严重不平衡的古代。

可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官员都在奉行“告老还乡”的“潜规则”,这在古代叫“致仕”。

“致仕”兴起于周代,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虽然在形式与政策方面,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但是方式却大同小异。

简单来说,就是官员将自己手里的权力还给皇帝的一种方式。

这对于卸任的官员来说,着实有几分残酷。要知道,朝堂之上的这些官员,当时可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返回原籍之后,他们便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回到地方之后,这些卸任的官员,见到县令都要给几分薄面,即便这些人当时还是自己的下属,但是在卸任后,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了。

卸任后的官员就是个百姓,但是在职的县令,还是朝廷的正式官员,身份地位对照之下,高低立判。

可即便是这样,可不要以为县令可以对当年的老上司公报私仇,因为这些“老上司”虽然人已经退休了,可是他们在朝堂上还有朋友,学生,以及这么多年来的关系网。

与县令掰一掰手腕,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话虽如此,“致仕”官员多不会与地方官产生正面冲突,因为他们还要顾及到皇帝这一层关系。

李歌德若是被李安然罢了官,也就等于说,权利现在是她李安然说了算,再也不是李渊源!

即便是卸任了官职,皇帝也多会派遣眼线去跟踪和监视,看他们有没有为祸一方。当年嬴政赐吕不韦回封地养老,但吕不韦没认清自己,继续接待六国使者,最终被嬴政赐死,便有这方面的原因。

皇帝想看到的是一个安分守己的退休者,而不是一个为患一方的“刁民”。明朝时期,李善长便是在退休之后,还在千方百计地刷存在感。

除了给汤和借兵盖房子之外,还对于胡惟庸造反选择知情不报,导致自己在70多岁还被朱元璋残忍杀害,这就完全可以理解为“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一些寒门学子取得了官职,也获得了房子、车子和票子,状元郎运气好还会获得某些高官家的千金小姐,但这一切,除了老婆和钱是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却是属于朝廷。

朝廷分配给官员的豪宅,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不同的官员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住房等级,他们会随着职位调动而随时搬家。

要知道,在古代,官员升迁罢免非常频繁,如果每个官员都“赠一套”房子,那国内大部分的赋税都要用到给官员盖房子上面去了。

可以这么理解,官员的房子都是朝廷的“福利房”,仅仅是在任期间使用,离任之后就要收回去。

既然如此,那么官员为何不在任职地买房置田?并不是因为他们买不起,而是因为官员购置的房产在历朝历代都受到了很严格的限制,不少朝代都明令禁止官员私购住房。

这个原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