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道路闲谈言上将(2 / 3)

高氏物语 蓬莱三人 4095 字 2020-11-20

家世代交好,更是因为对方的武名军略。

从骏河转任远江敷知郡,这处紧要重镇,既是为了弹压东三河与西远江的豪族,同时也是为了秣兵历马,编练国众,今川义元吞并尾张的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这也代表,留给高师盛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这位丹波守精於军阵行伍,却跟板垣信方一样不通料民之术,只不过更懂得扬长避短,并不以苛政约束,没有习惯性的用军法来要求治下的官吏百姓,做到兵砦驻军那样,井然有序。

而是任用山内氏丰、松上信宗这样的能吏,来帮他治理民生,同时上呈疏奏於骏府,轻求德令,抚养郡内受灾的百姓。

属吏偶尔犯有小错,也都是一笑而过,是以在郡内,不论百姓还是官吏之间的风评,都是极好。

对於这样有能力、又宽仁爱士的上官的夸赞,高师盛不敢怠慢,略微放缓马匹,向着佐久城的方向拱手遥施一礼,惶恐地说道“丹波舅父乃是破城灭国的当世名将,强差人意可比吴侯绥边之略,实为龙骧,风行东海。尾张守恃其猛鷙,屡犯三河,主公吊民伐罪,兵进安详,诸将见战阵不利,又闻织田援军将至,有的便惶恐畏惧,失去斗志。唯有丹波意气如常,踔厉奋发,方才获取一国。新九郎身为晚辈,何德何能,竟然得此青睐”

天文十七年,织田今川两家因争夺三河国归属,爆发第二次小豆坂合战,今川军朝比奈元长担任一阵大将,作为先锋出阵,军凡战必克,唯安详城久攻不下,织田家督信秀亲率五千於援兵相救,诸将畏惧信秀悍勇,纷纷请求退兵罢战。唯有朝比奈元长一人,意气如常,正整理武备,审阅兵马。今川义元知道后叹道“丹波有如吴侯,隐若一敌国矣!”

将之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宿将第二位的忠武侯吴汉相比。

次日决战两军在上和田布阵,前军先锋沿山坂道对峙。朝比奈元长亲为将士,擂鼓助威,麾下长子朝比奈政贞任先手役,以寡敌众,戮战不退,元长又命伏兵冈部真幸率众,拦腰突入猛进中的织田军侧翼,织田的阵形在一瞬间就瓦解了,从左到右开始全面的崩溃。

胜负已分,织田信秀被迫下令全员退却,率本队向上和田砦败走,在摆脱了今川追击后,留下儿子织田信广驻守安祥城,自己率军退回尾张古渡城。

替主公今川义元一雪前耻,可谓是今川氏能够顺利吞并三河国的首要功臣,是个擅长用兵的军略大将,深受今川家家督,及谱代重臣的敬重,与武田家板垣信方齐名,被称为东海道两大名将,还曾将山本堪助举荐给骏府大殿今川义元。

丹波守护是西远江朝比奈家,世代家传的官职,破克三河一国后,朝比奈元长又被骏府表举为从五位上的兵库寮头,仅次於今川义元本人的正五位下的治部大辅之职,可谓恩宠有加。

高师盛父亲的正室朝比奈夫人,便是朝比奈元长的亲妹,他虽非朝比奈夫人所出,但按辈分来说也是甥侄,称呼丹波守的官职更显亲近。

松上刑录笑道“郡守好强,新九郎如无志才,岂会轻易夸奖於你。”

人无完人,朝比奈元长性格亦是好强,对於跟板垣信方并列之事一直深以为耻。

多次当众言称板垣信方为“交会无知,使主家受辱;料民无略,致一揆蜂起;胜军无谋,为一阵大将却被讨死小人之手。如此无知、无器、无谋之辈,当真羞与之为伍。”

说得便是甲斐二十四大将之一,板垣信方一生中的三大败绩。

板垣信方早年负责代表武田家对今川家的外交,在后来今川家进攻甲斐时,未能提前遇见,被追究责任,被放逐到今川、武田交界的山区,直到今川氏亲死后才被允许回归。

武田家攻占南信浓后,担任诹访郡代官,因施政太过於严苛,引起当地百姓不满,爆发一揆反抗武田家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