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太行八陉(1 / 3)

伯颜试探着问道“要不陛下说说太行山?”

朱祁镇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微笑着道“既然伯颜兄弟想听,那朕就给你讲讲。”

“洗耳恭听。”伯颜本就对汉人的文化感兴趣,又跟朱祁镇混了这么些日子,也学会了一点成语。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太行山乃是我大明京西屏障,山势雄奇,关隘众多,壶关、承天镇(娘子关)、紫荆关均在其列。”

“不过关隘众多,也就意味着小径也是不少的,著名的太行八陉,伯颜兄弟听说过吧?”

伯颜摇摇头,表示没听说过。

朱祁镇笑笑道“太行山横跨山西和北直隶,绵延数千里,其中必有穿山而过的峡谷通路,太行八陉便在其中,而且最为著名。”

“东晋郭缘生在述征记里提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

“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

“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

“第四滏口陉,对邺西;”

“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

“第八军都陉,在幽州。”

“太行陉,阔三步,长四十里。”

“这太行八陉自古有之,典故众多,伯颜兄弟可想详听?”

伯颜立刻点点头,笑道“劳烦陛下了。”

朱祁镇摇摇头,笑道“那朕就开始说了。”

“先说这第一陉轵关陉。”

“轵乃是战国时魏国城池,其西有一穿山小径,名曰轵关,这轵关陉便因此而得名。”

“秦昭王时,秦将白起率秦军下轵道,收降韩国野王,随即切断太行道,隔绝了韩都新郑通往上党之路。”

“上党守冯亭不愿投降,改投降于赵国,引发了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哦,对了,之前伯颜喜欢的唐初武将尉迟恭便在此守过关。”

朱祁镇笑呵呵地道。

“此地的确是历史悠久,不过长平之战是什么?”伯颜问道。

朱祁镇笑道“这便是要提到太行八陉的第二陉太行陉了。”

看着伯颜满脸求知欲的表情,朱祁镇继续道“太行陉乃是古南阳所属,北达京师,南通河洛,全长近三百里,沿途关隘众多,刚刚说的野王城,便在太行陉的南端出口。”

伯颜呵呵笑道“我还以为陛下刚刚提到的野王是哪个古代部族首领呢。”

朱祁镇也是笑了下,接着道“自野王城入太行陉,行数十里,便是高平县,高平以北便是长平。”

“当年秦国拿下野王城,沿太行陉而上,意图拿下韩国的上党郡,上党守冯亭便投降了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意图阻拦秦军。”

“秦将白起用反间计离间赵王与廉颇,赵王中计,以赵括替换掉了廉颇,然后”

朱祁镇这里顿了一下,伯颜连忙问道。

“然后,赵括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轻兵冒进,结果被白起断了粮道,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三十二年之后,秦灭赵。”

伯颜叹道“赵王昏聩啊。”

朱祁镇也是叹道“是啊!”

“陛下不必介怀。”伯颜以为朱祁镇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出言劝道。

朱祁镇摇摇头,接着道“不说这个了,朕接着说其他的几个太行八陉。”

伯颜点点头。

朱祁镇收拾了下心情,继续道“第三陉白陉,问世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春秋时便已有此名,当时的齐国伐晋走的便是此路。”

“不过白陉没什么著名的典故,朕就不多说什么了。”

“第四陉滏口陉,沿峭壁而行,唐代设立风月关。”

“第五陉井陉,临近山西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