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第1279章 天下第一(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40 字 2020-11-19

种表现。

张广命人撤了宴席,上了茶水,又与众人聊了一盏茶的工夫,于小宝这才开口告辞。张广送到县城北门,于小宝无论如何便不让他出城相送了,这要是传出去不免会有蔑视尊长之嫌。众人从北门外的码头乘船返回水寨,然后换乘来时的帆船离港继续上路。

于小宝和张千智上船之后就进到舱中整理崖城县的资料去了,这倒是让刘尚舒了一口气,只要张千智在他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出现,他就总觉得对方的目光是盯在自己身上,这种感觉让他一直如坐针毡。刘尚现在也不确定张千智到底是不是发现了自己哪里不对,跑肯定是不能跑的,他也不可能在当下从海汉人眼皮子底下溜走,只有硬着头皮撑着,尽力掩饰身份,不要露出任何引人注目的破绽。

至于下一站目的地,于小宝在出发之前已经宣布过了,是位于海南岛东南角的莺歌海县。这地方在海汉人到来之前并不出名,甚至连常驻人口都极少,但如今说到这个地方,就连第一次来海南岛的刘尚也听说过名头,原因便是莺歌海县有一处传说是天下第一的大盐场。

当然对于这个传言,刘尚并不完全相信,据他所知长江以北的淮安府盐城县,那里几乎整个县都是盐户,而且大明一县人口要比海汉同等行政单位所辖人口多得多,而盐城县的盐场已经运作几百年,这莺歌海县的盐场从开建到现在才不到十年而已,照理说海盐产量自然也应该是大明居于上风。

但刘尚也知道海汉的吹嘘基本都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并不是那种毫无根据的吹牛皮,既然号称天下第一,那想必生产规模也是相当惊人了。而近年来两广地区的盐业市场几乎都被海汉的低价精盐所占领,这莺歌海盐场应该也是功不可没了。

刘尚所不知的是,莺歌海盐场出产的海盐可不仅仅只是占领两广地区而已,就连海对面的安南也没能逃过海汉的商业攻势,如今安南市面上的官盐有超过八成是由海汉供货,可以说已经变相垄断了安南国的盐业。当然垄断安南盐业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除了与海汉之间特殊的国际关系之外,还涉及到安南达官显贵在这些垄断行业中的巨大利益,这赚的钱也不全是流入到海汉手中,一部分其实最终是进入到了安南当权者的口袋里。

从崖城县到莺歌海的航程不到三十海里,一路顺风顺水,又是赶在了天黑之前抵达了目的地。不过刘尚所乘的这艘船在进入莺歌海港湾的时候却遇上了航道拥堵,原本就极为狭窄的航道被进出这里的运盐货船堵了个结实,于是他们也只能跟在后面排队入场。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许久,驶入莺歌海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刘尚本想看看这莺歌海的风光,但此时入港就只能看到岸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只能把这个念头留到明天来完成了。

下船之后先找地方吃饭,刘尚发现这里的饭店硬件档次似乎要比先前去过的崖城好不少,但转念一想便也了然,这糖商酒商,终归还是没有盐商有钱,这地方接待的外来客人一多半都是有实力做跨国贸易的盐商,消费能力自然无需质疑,若是条件差了,恐怕这些盐商老爷们还不愿意住下来呢!

刘尚这番猜测倒是正好蒙对了本地的状况,莺歌海县境内耕地极少,主要产业便是制盐与捕鱼,而外销产品则是以食盐为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会有盐商出入此地,甚至有不少大盐商索性便在本地签下长期租赁地皮的协议,自己修建了商栈以便于囤货。以盐商的消费水平,要拉动本地的服务业发展并不困难,所以这里的第三产业在质量上并不比三亚这种大型海港城市差多少,物价也是与三亚基本持平的。

不过刘尚等人并没有打算在这里住下,仅仅只是吃饭而已,因为本地专门为公务来往此地的人员建有免费入住的招待所,于小宝当然也不好再单独列一笔住宿开销出来。但目前这个时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