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4.第1374章 北上干部(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65 字 2020-11-19

万计的难民滞留在海州府附近而长期得不到官府的安置了。海汉跨越如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引入从山东南逃的难民,其开销肯定比大明在内部安置难民的花销还要大得多,但最终这些措施依然是经年累月地坚持了下来,并且也换来了大量在最困苦的时刻被海汉拯救之后,死心塌地投效海汉国的忠实臣民。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佼佼者,此时便正在这艘北上的船上。

用钱财换人口这样的做法,刘尚如果不是亲身在海汉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也很难理解海汉人为何要做这样的事。但现在他知道人口对海汉来说意味着很多事情,不单单是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还有海汉堪称面积广袤的控制区需要大量的移民人口去开发和经营。

刘尚曾在图书馆里看过海汉每年的版图变化,这个国家对外扩张的速度无疑是非常惊人的,只是他们一直将范围控制在大明的疆域边缘,尽可能地避免与大明产生明显的领土纷争,因此世人并不知道海汉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大,即便是刘尚这样的情报人员,在真正接触到相关资料之前,也一直都以为海汉就只是占领了海南岛、台湾岛及两广、福建、浙江沿海的一些岛屿而已。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与海南岛仅隔着一道海峡的雷州半岛,掌控两广经济命脉的珠江流域,作为南北海上交通要道的福建海峡,江南最为富庶的杭州湾地区,这些南方最富裕,对海运依赖最大的地区,也都或多或少地落入了海汉的掌控之中。仅海南、台湾两处大岛,海汉官方声称就足以供养数十万移民人口。

而这还仅仅只是海汉在大明沿海占领的地区,事实上在海南岛以南的南海地区,海汉占领的海外飞地规模一点都不比北方小,同样也是有大量海外殖民地亟待引入移民进行开发。

对海汉来说,在移民事务上花了再多的钱,都可以通过后期的经营把这些花销再成倍地赚回来。从海汉倾销到大明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各种高价工业品,几乎都是出自于这些移民的劳动生产,说是移民构筑成了海汉国的经济基础也不为过。

海汉国里有来自各个国家和人种的移民,但其中比例最大,适应社会环境最快的,还是当属来自大明的汉人移民。刘尚自己就有切身的感受,他进入海汉之后的适应期很短,便体会到海汉社会与大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文化方面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都基本相通。可以说引入大明汉人移民是海汉最为便利的选择了,这大概也是海汉愿意在这方面投入重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如今民政部还是在继续从山东招募移民吗?”刘尚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向对话者问道。

在向他讲述当初从山东江苏组织移民南下事迹的是一名归化籍的民政干部苏峮,同时也是山东本地出身,当年被海汉招募的难民之一。苏峮加入海汉国籍的时间比刘尚长得多,对于移民状况的了解自然也要比刘尚清楚得多,他知道刘尚的官方身份是青年团的干事,因此也没有要刻意隐瞒他什么内情。

“当然在招募,这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没停下来过。”苏峮坦然承认道“只是山东战乱结束之后,难民也在逐步从外地回流到故乡,我们想再像以前那样一次就往南边运回两三千甚至更多的移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最近这大半年移民的重点已经转移到辽东方向,皮岛上还有好几万汉人等着我们救助,把他们转运到南边就要占用大部分现有运力了。”

“皮岛啊……”这个地名对于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刘尚来说还是有些陌生。他也是最近才知道这块原本属于大明的海外飞地已经与海汉联手,不单单是在移民方面合作,更重要的是军事方面也选择了与海汉结成同盟,合力抗击关外辽东地区的后金国。

如果放在以前,刘尚一定会对这种形同叛国的行为恨之入骨,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而后快,但自从他在海南岛的那些同僚伙伴们死于非命之后,他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