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第1893章 现实问题(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92 字 2020-11-19

到这个回答稍稍有些挫折感,他其实很想听到游益汉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哪怕是暗示也好,这样他就能投入精力去研究这套书籍。但游益汉的答案显然没有给这个问题下定论,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对方仍然鼓励自己去看完这套书,那或许说明这套书的确具备了研究的价值,只是未必有自己期待的那么高罢了。

但他旋即又想,如果海汉人将自己治国理政的经验全都写进书里,还公开对外国发售,以海汉人的精明程度应该不会这么干,的确是自己钻进牛角尖了。好在游益汉的回答提醒了自己,才没有继续沿着这个错误的思路走下去。

游益汉倒是没料到李溰的思路这么偏,他的回答也只是不带立场的就事论事而已。海汉可从来没打算向别国传授治国理政的秘诀,甚至连推广政治制度也不在执委会的计划之中——真正先进的东西,不管是技术还是制度,海汉绝对不会让其流传出去。

类似李溰这种对海汉方方面面都很感兴趣的外国年轻贵族,对海汉来说并不新鲜,比如安南小王爷郑柞便是代表人物之一。但即便是郑柞年年都往海汉跑,去三亚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执委会也从未向他推销本国的这套政体制度。这些附庸在海汉周围的国家保持传统的君主制就好,海汉也并不希望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政体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而朝鲜的情况与当初的安南也有某些相似之处,都必须在军事方面依靠海汉的支持才能稳定住国内局势,同时也都怀着想要效仿海汉壮大国力的愿望,派出了年轻的权位继承人到海汉学习先进的治国经验。当然了,不管是郑柞还是李溰,他们能从海汉学到的东西,也仅仅都是海汉针对其国情和两国关系设计的有利于自身的一些施政措施,而并非海汉真正用在自己身上的治国手段。

毕竟海汉的这套政治制度太过于特殊,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而海汉很多相应的治国措施也都是据此来进行制定,其他国家一时半会也学不了。

执委会具体想将朝鲜往哪个方向上带,身在海外的游益汉也并不是太清楚胜利堡那边的打算,不过他知道只要按照以往的经验来接待李溰,当不会有什么大的失误。

至于李溰能从这套书里看出多少门道,那就不是游益汉需要担心的问题了,等到了三亚,多的是渠道对李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没有这个环节并不是特别重要。

李溰带着一肚子心思吃完了这顿饭,正待向游益汉请辞下午的安排,游益汉便主动说道“世子下午还要继续看书吧?那不如回迎宾馆去,比在书坊坐着舒服,书让人送过去就行了。”

李溰见对方点破自己心思,便坦然应道“我还是去书坊吧,那里似乎有很多有意思的书,能多翻几本也是好的。”

游益汉对于李溰的坚持也没有反对,便让人用马车再将李溰送去南海书坊。他原本的确是为李溰安排了更多的参观项目,但对方既然现在将兴趣放在了这套书上面,那他也乐得清闲,不用再陪着李溰到处转悠了。

李溰这到了南海书坊一坐又是一下午,终于是将《崛起南海》的第一册囫囵看了大半。这一册结尾的时候已经写到了海汉集结武装人员备战,准备跨海前往安南,协助安南朝廷平定南方叛乱。而这个时候距离海汉人抵达三亚,其实还不到一年时间。

李溰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海汉人竟然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组织起了一支能够渡海作战的武装部队,难怪后来能做到打遍南海无敌手;二是海汉早在近十年前就有了跨海向别国军事援助的经验,所以今年仓促出兵朝鲜还能轻车熟路地做好各种战前准备工作,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当然除了军事方面的突出表现之外,海汉在这一时期的基建工程和对外贸易也都值得大书特书。胜利堡、田独河水电站、田独工业区、胜利港等等一系列的重要大型项目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