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第1920章(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78 字 2020-11-19

这里可是我国近海,如有什么不对,半天之内便能有舰队赶到,更何况那只是一艘民船。就我们旁边这艘战船,干十艘福船也不在话下啊,怕他作甚!”

张千智一想也是有理,这种地方基本也不可能有外国武装舰队悄悄潜入,而以护航武装的规模,已足以对付普通的宵小之辈了。最关键的是,以海汉帆船所能达到的航速,普通的民船就算想做点什么也追不上来。明明身在海汉本土,哪还需要有这么多的顾虑。

张千智点点头道“船长说得在理,看来的确是我想多了……对了,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快了,我们已经过了鼻头角,前面那个河口就是望楼河了,离莺歌海就差不多四十里地吧!”这条航线对丁旭而言已经十分熟悉,沿岸风景看一眼就大概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

张千智默默算了一下时间,又抬头看看天色,估摸着应该比预计的时间还早一些抵达莺歌海,当下向丁旭道声辛苦,先回船舱中歇着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这两条船便一前一后驶入了莺歌海的海湾中。提前得到三亚电报通知的罗升东已经带着一众下属和提前组织好的百余名民众等在码头上,迎接李溰一行的到来。

虽然这场面比不得李溰抵达三亚时来得隆重,但考虑到这里仅仅只是海汉国内的一处大型盐场,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算不错了。

下船之后无需旁人介绍,李溰便已经注意到了罗升东的存在。这位据说是前大明武官的海汉地方官身形健硕,肤色黝黑,头发早已如海汉人一样剪得极短,衣着也是海汉式样的对襟短衫,脚上是一双三亚产的牛皮凉鞋,看外表已经与李溰早先见过的海汉高官们非常相似了。

罗升东主动迎上前来向李溰做了自我介绍,这一开口李溰还是能听出对方所说的海汉官话中带着明显的地方口音,估计是难以矫正了。

“欢迎世子来莺歌海做客,但我们这里地方小,条件也比不了三亚,世子可不要嫌弃。”罗升东当了几年私盐贩子,后来又再次入仕,接受过官方的培训,谈吐水平已经远超当年那个水师把总了,即便当下面对的是外国政要,他也依然能做到应对自如。面对第一次打交道的朝鲜人,罗升东表现得还是比较低调,先主动表明本地的短板,看看对方的回应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李溰应道“罗大人客气了,在下来之前就有所耳闻,此地乃是海汉国规模最大的一处盐场,也是整个南海地区最大的盐场。如此之大的名头,怎么能说是小地方呢?在下就是专程来这里开眼界的,罗大人可不要藏私哦!”

罗升东一听,便知道对方来之前应该还是做了一点功课的,并非对莺歌海一无所知。莺歌海盐场自开发以来,每年都还在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如今所产的海盐数量大约占到了海汉全国盐产量的一半以上。如果不是海汉这两年在浙江石浦、象山兴建了一批盐场,又对原有的一些盐场进行了扩建和产能升级,这个比例甚至很可能会达到三分之二。

但即便如此,莺歌海盐场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其产能在未来数年内估计都不会被别处的盐场超越。所以这个“第一”的名头,的确还能在莺歌海盐场的大门上挂很多年。

李溰到了这里之后就很快发现,其实根本无需专程去参观盐场,从停靠的这处码头开始,到海湾内视野所及的海岸线,基本上全是白花花的一片,根本就看不清到底有多少盐田。这让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每当到了隆冬时节,大雪铺天盖地下过一通之后,原野中大约也是这样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当然了,家乡的白色是终将融化的雪水,而这里的白却是能够等同于财富,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李溰心里也有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在去往莺歌海镇的马车上,他向罗升东提了出来。

“贵国每年生产如此之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