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第2240章(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209 字 2020-11-19

其成,并且也一直在暗中推动实施相关的限制措施。

苏克易宴请李奈的同一时刻,葡萄牙驻三亚公使托马斯也在城中另一处地方密会海汉商务部的大管家施耐德。

对于托马斯来说,长着一张中西混血面孔且能说一点葡萄牙语的施耐德,可谓是海汉高官中唯一能让他感到亲近的对象。至于施耐德这略显奇怪的出身,在托马斯看来却并不稀奇,葡萄牙人在大明澳门定居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当地便有不少葡人与汉人的混血后裔。

虽然托马斯在驻三亚期间也学会了不少汉语,但终究不如母语那么得心应手,而施耐德虽然不是葡裔,但却会说葡语,这就让双方的沟通变得容易多了。

托马斯今天与施耐德会面的目的,便是希望海汉能够进一步加大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限制,将限制清单上的商品从军事相关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施耐德先生,如果贵国能够加大对荷兰人的贸易限制力度,这将会有助于促进我们两国间的友谊,贵国因此而受到影响的贸易部分,完全可以转交给我国的商人来完成,届时就将会有更多的葡萄牙商人来到贵国,搭建起东西方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

施耐德听了托马斯的说辞之后笑了笑道“阁下的设想很不错,但还是有一个问题,荷兰人通过我们所获得的各种商品,其价格要比贵国商人高出至少一成,个别紧俏商品甚至会高出有四五成,关于这一点,阁下不会不清楚吧?如果我国把原属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份额转交给贵国商人来操作,那么这部分的溢价收益,贵国商人也能够一并接受吗?”

施耐德所说的问题,便是盟国与非盟国的待遇差别了。荷兰人从海汉购买同样的商品,往往需要付出比葡萄牙人更高的价格,采购成本的增加便削弱了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为了能够在欧洲大陆顺利出售那些商品,荷兰人只能降低自己的利润,才能跟葡萄牙人的售价保持同一水平。

当然了,大宗商品的成交价格是商业机密,即便荷兰人隐约能猜到自己的交易条件要逊于葡萄牙人,但也没有准确的情报能让他们作为讨价还价的条件。所以在最近这几年里,葡萄牙人凭借着盟国所享受的特惠待遇,着实在与荷兰人的商业竞争中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施耐德的意思,便是让葡萄牙人将海汉可能会蒙受的经济损失承担下来,再谈贸易份额转移的事情。站在海汉的立场上这种提议无可厚非,但对于托马斯来说,他也要面对同样的信息缺失状况——荷兰人与海汉的交易条件也是商业机密,这溢价部分到底有多大,那也只是海汉人随口说出的一个数字了。

托马斯道“施耐德先生,或许我们可以考虑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贵国的这部分损失,比如说扩大我们之间的贸易规模,用更多的交易量来带给贵国更多的利润。”

施耐德笑道“主意是好主意,但实现起来恐怕没有阁下说的那么容易。据我所知,近年来贵国在巴西的殖民地被荷兰人蚕食得非常厉害,当地出产的黄金、宝石、蔗糖、谷物都大受影响,因此贵国的海外收益也在随之下滑。另外我听说去年在贵国的艾沃尔地区因为税收问题爆发了武装起义,西班牙人正抽调军队试图平息贵国的反抗。这场战乱的未来走向或许会有利于贵国的独立,但目前来说战乱只会让贵国的财政收入雪上加霜。”

“基于这些情况,我有理由相信,贵国正处于十分不妙的内忧外患之中。除了在东方的贸易状况稍好一些,恐怕很难指望世界其他地方的殖民地能给国内带去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战乱会压缩贵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即便商人们愿意从东方运回更多的稀有商品,也没有那么多人能够买下它们。换句话说,你说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提议,在我看来很难实现,商人们不傻,如果他们察觉到国内的市场萎缩,就不会再在东方大量采购那些昂贵的丝绸和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