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9.第2399章(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207 字 2020-12-20

年兴建,房舍和生活设施都较为齐全,如果不是外围有专门搭建的篱笆墙与外界隔开,大概也很难想到这地方是接收难民的机构。

当然像这样环境条件较好一点的难民营,自然不会一视同仁地接收所有难民,能被送到这里暂住下来的难民大多都经过了初步的筛选,属于条件比较好的民众,比如读书人、匠人,或是有一定身家的小商人小地主等等。这些人虽然无法像甄朗之流那样住进本地的客栈,但却是海汉想要争取的优质移民对象,那自然是要给他们稍好一些的暂住条件。

张普成视察移民营的第一站便是这样的一处所在,当年刘尚还在福山县当宣传干事的时候,便曾在这个难民营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由他来担当向导,给张普成介绍这里的情况,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张大人请看,这处难民营的营房都是早年修葺,全是按照海汉军营房的标准来设计建造,平均每间营房可容纳二十人左右。”刘尚一边带路一边向张普成介绍这处难民营的情况“如今在这里住下的人员,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批了。”

前两批难民去哪里了,刘尚没有明说,但张普成却已经想到了答案。既然有资格入住环境较好的难民营,那么这些人肯定也是被海汉优先吸纳的移民了,应该已经在前些日子搭乘帆船离开了山东。

张普成知道这些人出去之后,应该就很难再有回来的机会了,即便是能回到山东,大概也不再是明人的身份了。就如这刘尚一样,虽然出身大明,但如今却已经做了海汉国的官,身份自然也就不再属于大明国民了。

张普成意识到,海汉在大举吸纳难民的同时,他们也在对难民群体进行细分,将高价值的人群筛选出来更好的待遇,并且会以更快的速度安排他们离开大明。这些优质人口被迫变成了海汉国民,两国的实力也会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张普成甚至在想,名不见经传的海汉国能在南方迅速崛起,或许便是得益于这种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手段。

当然了,腹诽归腹诽,这种想法肯定不能在海汉官员面前宣之于口,不但如此,他还得顺着刘尚的话头,不时夸上几句,赞扬海汉出钱出力拯救处于饥寒交迫中的山东难民。

刘尚是何等人物,这些恭维话听在耳中仍是丝毫不为所动,他很清楚上司给张普成这些人第二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这些地方官员不能在处理难民危机的过程中为海汉出力,那他们对海汉来说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可言了。这里的情况已经介绍得差不多,是时候该轮到他出力干活了。

刘尚道“张大人,这个难民营中安置的民众相对来说比较通情达理,也能够体谅官府的种种难处,如果你能出面给这些民众讲讲道理,劝说他们接受我国的安排,或许他们会很乐意接受你给出的建议。”

这些难民是不是乐意接受张普成的建议倒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海汉要让这些人明白,他们已经不可能指望大明官府会给予救助,要想好好活下去,就只有接受海汉安排离开山东到海外定居这一条路可走。

张普成连忙应道“本官来此便是为了这事,还请刘大人代为安排一下。”

刘尚点点头,对张普成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当下命人通知难民营中的民众集合。又让人去推了一辆四轮平板车过来,好让张普成讲话的时候站得高些,难民们也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不多时几百名难民集合完毕,刘尚先站上了板车,将铁皮喇叭举到面前,对众人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今日本县的张知县来这里探望大家,顺便也给大家说一说接下来的安排,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待会儿张知县都会说到,所以一定要认真听,别走神!”

刘尚几句话讲完,便从板车下来,将铁皮喇叭递给了张普成“用这个,声音大一些!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