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人性本恶说韩非(1 / 2)

嘉靖帝 翡翠辣白菜 2542 字 2021-04-17

荆楚大地,山水秀美。

虽没有千峰排戟,万仞开屏的壮阔山色风光,却委实是“日映岚光青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自江西至都昌,溯流而上,经九江,入湖广。

一路行来,费宏的心绪,可谓是五味杂陈。

江西广信府时,逆藩虽势大,却困于江西一隅,如他这般昔年礼绝百僚的阁臣,却未尝没有挽狂澜于即倒的决心和自信。

致仕,又如何?

可随着逆藩宁王鲸吞江西六府之地,战局急转直下,这份从容和自信,亦随风零落。

费宏自问看人极准。

昔年以为,朱宸濠此獠志大而才疏,勇而无断,似极了后汉末年的袁术袁公路。

可从如今宁府占据南康,又出人意料的迅速南下,一改素日勇而无断之态,其用兵,可谓是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这令他不得不生出几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

一路北上又西行,虽出于广信府失陷,以及安陆兴府侍卫的裹挟,可他晓得,本质上不过是丧家之人,仓皇逃窜罢了。

经过九江时,曾意图暂居九江,与孙燧在江西咽喉之地,坐观逆藩之败。

却被骆安告知,孙许以挥师南下,计复南康,兵临南昌城下。

言语虽敬,实与软禁无疑!

果真是应了骆安之言——一旦在都昌上了船,去哪里便由不得他了!

如此一来,堂堂致仕阁臣,暗生恼怒之余,心底不免多了几分唏嘘无奈。

好在孙交孙九峰,恰也正在安陆乡梓,悠游林下。

走一趟湖广安陆,见一见昔年同僚,倒也无妨。

如此想着,便见骆安垂首恭敬道“好教健斋公晓得,九峰公致仕于安陆乡梓,林下悠游,静咏黄庭,卑下也常随世子去九峰公处临听教诲。”

“九峰兄倒是好兴致。”

淡然一笑,费宏渊渟岳峙的气度尽显。

随着车马临近安陆,骆安也愈发恭敬了。

费宏却也随着骆安的言语,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犹记得,昔年孝庙大行之后,也就是正德元年,孙交擢升光禄卿。

正德三年,孙交进升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管理漕粮收储。

而在正德元年,他费宏因参与编修《孝宋实录》,升任太常寺少卿,升为经筵日讲官、礼部右侍郎。

刚步入不惑之年,便为帝王之师。

孙交入户部时,他又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与李东阳、杨廷和、梁储同心辅政,礼绝百僚。

如今,十年韶华,白驹过隙

昔年的户部尚书,皇明的大司农,因奸小黯然归乡。

而昔年礼绝百僚的他,亦是在沦落乡梓,数次险遭逆藩毒手。

无怪乎苏东坡有“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的感慨!

而随着车马蹒跚,临近湖广安陆,费宏对于安陆兴府,亦多了几分好奇,更多的却是“彼辈不知天高地厚”的暗恼。

“宁府谋逆在前,殷鉴不远。区区尚未除服袭爵的兴府世子,却裹挟自家这致仕阁臣,辗转千里,所谋者何也!”

兴府,中正斋

袁宗皋端坐案首,抚须不语。

朱厚熜手捧韩非,埋首苦读,黄锦侍立在侧。

自那日袁先生说,可随他习《韩非》之后,不过半日,便有长史司之人送来了一卷书册,正是《韩非子》。

几日读下来,虽多有不解之处,却也颇有所得。

今日,天光放亮,袁宗皋便入了中正斋。

“世子可知,读《韩非》,何也?”

略做沉吟,朱厚熜便苦笑道“不瞒先生,区区两日光景,也只是将此书大略翻了一遍,先贤大作,自是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