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鹏城事宜,吉勒斯的药膳(2 / 4)

加上他对于未来的pcb发展,也很熟悉。

所以,未来要购买一些什么机器,什么产线,他都明白。

要怎么规划厂房,他也是很明白的。

吉勒斯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恐怕要绞尽脑汁,想很多的东西。

尽管医生已经告诫他了,需要休息,不要用脑过度。

身体不可能太劳累,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位年轻的老板,似乎比他更懂得这一行。

“产线必须要做到,相邻的工序,要在附近,不能隔得太远。这是为了产线运行,还有产品运送到下一个工序去,更加的方便,也节省时间。另外,未来厂房甚至可能需要建设更高层的,还要考虑到运输的问题。这一点,暂时不谈……”

“暂时来说,我的打算是。咱们现在只有单双面板的生产能力,至于材料,珠江这边可能买到?”苏何问道。

吉勒斯点头:“珠江这边,有一家ce场上,可以购买到。”

这就好。

苏何对于珠江到底有什么工厂,他也不是很清楚。

如果能在珠江就购买到原材料,那自然是很好的。

否则,还得去绿雉国或者是喜鹊国买。

那就麻烦了。

运输是一方面,还要被人卡脖子。

未来,他觉得,自己肯定也要涉及到原材料的生产。

不要求自己的原材料全部由自己的公司生产,但必须具备生产的能力。

这样,才不会被人突然之间卡了脖子,任凭别人涨价。

但现如今,不用考虑这个。

这边,苏何在忙碌着,严飞和贺子文也参与了进来,心里都是十分的震撼。

他们感觉,这位老板,真的比他们要懂的多。

这样的一个少年,还是从内地来的,居然在电子产业,比他们还懂?

那边,齐先生他们也在开会。

齐先生道:“今天我带小苏先生去了仓库。他的意思是,目前来说,仓库是很适合的。但是未来就不一定了。”

秦先生有些奇怪:“为何?”

其他几人也都有一些疑惑。

齐先生道:“小苏先生跟我说,这是一个规划。他虽然还刚开厂,但已经将目光将未来投放。他跟我说,未来社会,电子产品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的发展起来。

所以必须给未来预留一部分的升级的余地。否则未来如果他们需要增加产量,就必须要开分厂,或者是迁移厂房了。这无疑对一个公司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齐先生将苏何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也难为他记得这么清楚。

他们都是真心未来鹏城的未来,想要贡献一份力量的。

秦先生问道:“他厂房都还没有盖起来,就已经在操心未来可能要扩建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情确实需要长远的目光。”

“可是,这会不会也太遥远了。如今那附近,也没有几家工厂。”

“未来的事情,很难说。咱们批地的时候,未必会考虑到这一点。”

齐先生点头,看着众人讨论,他说道:“是的。小苏先生的意思就是,因为现在刚开厂,所以未来的事情很难说。他只能是给予一个承诺,未来会优先选择这里开厂。而且我觉得,他的顾虑是对的。

如果未来产量加大,这一个仓库无法满足了。

他难道还要去开分厂?

开设分厂,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同时,人力物力的花费,却比在原地开设二期厂房来说,需要耗费更多。而且,还需要走很多的流程。”

直接预留二期乃至三期的地方,无疑能节省很多的花销。

齐先生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