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一章 自作自受(1 / 4)

大魏春 眀志 220 字 2022-03-17

“尚书公,是谁请你来劝说我的?”

“不需谁劝,老夫是有感而发,不请自来!”

呵呵呵呵……

李承志一个字都不信。

与元英、元澄、元嘉等人相比,崔光也罢,刘芳与游肇也罢,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三株莲花。

当然,也有可能是形势所迫:说到骨子里,如今的汉、胡并未真的成为一家。官员普遍的潜意识当中,这天下依旧是拓跋鲜卑的天下。

说直白些,就是如崔光这样的汉臣的主人翁意识不足,自然就显的超然事外,格格不入。

至少不会如元澄那般以己度人,尽是阴暗心思。也不会像元嘉那种满肠满脑的权益,有用之时就亲热如火,无用之时就弃如敝履。

但这三位也不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绝不迂腐顽固,相反政治智慧相当高。

不然元恪临终之际,为何独选这三位做辅臣?

就是看准了他们不会同流河污,但也绝不会置身事外。

当涉及到底限,或真的损害到国家之时,这三位就会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更至冒天下之大不韪。

就如崔光,眼见李承志将与高肇兵戎相见,进而动摇国本。便不惜得罪元英,甚至得罪高英,也要请魏子建往关中给李承志通风报信。

还是崔光,就因此事,早已与元英势不两立。但为顾大局,他随时随地都能抛却前嫌,义无反顾的跑来帮元英擦屁股。

李承志觉的,这样的人身上,是有光的。

所以,崔光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这样的有为青年、大好才俊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更何况,二人私交还不浅,是以崔光有何理由害他?

所以,今日这一趟,绝非崔光本意。

李承志笑而不语,崔光却是怒气冲冲。

不过是这怒火足有多半是装出来的,崔光更多的是无奈。

如李承志这种宁折不弯,宁愿自损一千,也要伤敌八百的秉性,在官场上实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偏偏还滑不溜手,软硬不吃。

他脸色一缓,又语重心长的的说道:“你既然洞如观火,了然于胸,想必也能料到:若高肇得势,元澄与元嘉也罢,我等也罢,至多也就是蛰伏一时,而你却有性命之忧。”

李承志微微一顿:“何以见得?”

“你也算饱读史书,自然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崔光悠悠一叹,“如我等,又如元澄元嘉,与太后之间总归是远了一层。便是攥成一把与高肇争宠,也定是争不过的。

而你却不同,多次救太后性命,护她于危难之际,救她于水火之中。太后对你之信重与高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若非如此,她焉能容你这般放肆?”

李承志抿了抿嘴唇,却没说话。

崔光所言,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然就他在高英面前数次拂袖而去,堪称无礼至极。要是高英不念旧情,完全可以喝令力士扒了他的裤子,打他一顿板子……

见李承志似是意有所动,崔光微微舒展了一下眉头:“正因如此,高肇心忧搏太后独宠而不可得,是以必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是鉴于此,你也该知患而后勇,励精图治,兢兢业业辅佐于太后与陛下,以免后顾之忧。”

李承志微微一叹。

高肇怕的,只是与他争权夺利么?

怕是已将自己当成他成就大业之路上的绊脚石,必会除之而后快。

若从这一点出发,好似就该听崔光之言,使出浑身解数、所有本事,与高肇斗个高下。

但如此一来,岂不是正中了元英等人的下怀?

再者,他这段时间的委屈岂不是白受了?

与高肇争权也罢,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