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积极备战(二)(2 / 3)

八月二十二日时,东梁君的家臣尹骘来到东梁,在梁姬面前对东梁君与李郃几人道:“我已赴元里见过瑕阳君,幸不辱使命,终说得瑕阳君决定弃守合阳邑……”

李郃问尹骘道:“尹老,那不知瑕阳君几时率那七千守军奔赴东梁?”

尹骘捋着胡须解释道:“这恐怕还需要一点时间。……老朽虽说动了瑕阳君,但瑕阳君仍不舍得轻易放弃合阳邑,他承诺,倘若秦军在攻陷河戎后,贪心不足,顺势向北用兵,进犯合阳与我少梁,介时他便率七千守军弃合阳而赴东梁,与我等并肩抵抗秦军。”

李郃听得连连摇头。

很显然,这位瑕阳君心中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秦国在攻下河戎国后能就此停战……

然而秦国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东梁君亦是微微摇头,不过他倒是能够理解瑕阳君的想法:“合阳邑毕竟是比东梁、临晋还要繁华的城邑啊……”

没错,魏国的合阳邑,正好位于秦、魏、少梁、河戎四国之间,四国的往来商贾都要经过这座城,理所当然是整个河西最为繁华的城邑。

瑕阳君轻易不想让出合阳,倒也不难理解,换做是少梁,恐怕也不会轻易舍弃。

不过李郃看来,这瑕阳君此举显然是优柔寡断的表现,甚至还显得有些天真。

当日,除了谈到瑕阳君与那七千魏军的事,李郃亦就坐镇东梁的大将人选,提出了他的建议:“秦军若攻我少梁,芝阳、东梁首当其冲,芝阳建于土台之上,境内多深沟险壑,不利于秦军攻城,然东梁位于一片平川之上,易攻难守,我猜秦军必先取东梁,因此当早做准备,放火焚烧周围丘山上的山林,以拖延秦军伐木建营……”

东梁君与尹骘深以为然,皆表示赞同。

随即李郃又说道:“东梁首战,关乎我少梁举国的士气,我推荐翟司马坐镇东梁……”

此时东梁君已知翟虎是翟氏一族唯一留在少梁的人,心下对翟虎亦有几分赞赏,倒也赞同翟虎坐镇东梁。

可一听翟虎居然要他亲自去请,这老头的脸顿时就拉下来了,梗着脖子说什么东梁有他就足矣。

最后李郃只得请出梁姬,请梁姬出面去请翟虎。

果不其然,一听要梁姬出面,东梁君顿时就没辙了,最终黑着一张脸,将翟虎从芝阳请到了东梁,而芝阳,则改由韦诸率军镇守。

九月初,李郃与翟虎制定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将芝阳、东梁附近丘山上的山林全部放火烧毁。

而田里的稻谷虽然不舍得烧毁,却也派士卒一日十二个时辰看守着,一旦发现秦军入侵,视情况烧毁农田里的稻谷,宁可自损一千也不资敌于秦军。

然而事实证明,少梁的小心谨慎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秦军根本就没有派军队来抢粮,从半个月后秦军的表现来看,秦军根本没有将少梁放在眼里。

或许在秦军主帅嬴虔看来,只要他大军兵临少梁,少梁只能乖乖投降。

九月初三,王廙派人从魏国安邑送来一封书信。

为此东梁君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在梁姬面前,对翟虎、尹骘、范鹄、李郃几人讲述了信中内容:“我儿在信中所述,魏国答应派船只为我少梁运输一批粮食,但军备方面,魏国只答应拨付三千人的军备以及五百把弩具……”

饶是李郃心中早已有所预料,听到这个数字不不禁十分失望。

很显然,魏国根本不相信少梁能够抵挡多久。

好在李郃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全部希望放在魏国身上,待当日结束御前会议后,李郃便去拜访了墨践,视察诸墨家弟子效造弩具的进度——早在八月下旬,他便已拜托墨践与诸墨者为东梁城打造弩具,如今诸墨者早已仿制出了五十几把弩具。

修缮的弩具,更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