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四方会谈(2 / 3)

瑕阳君亦气愤地表示:“嬴虔,你莫要欺人太甚!”

毕竟倘若按照秦魏双方的占城重新划定疆域,相当于河东四分之三的城邑要划入秦国的治下,包括轵邑、河阳,这跟彻底丢了河东几乎没什么区别,魏国岂能答应这种条件?

面对着公孙衍、瑕阳君、庞涓几人的喝斥,嬴虔嗤笑道:“若魏国不答应,不如今日的会谈就到此为止,你我整顿军队再战!”

这句话可谓是再次激怒了庞涓,庞涓当即冷笑道:“嬴虔,当日若非有人助你,你岂还有命哉?只要某国退出此战,你根本不是我对手!”

听到这话,嬴虔的面皮也挂不住了。

诚然,他承认当日曲沃之战,李郃确实是力挽狂澜,助他秦军避免了溃败,可你庞涓未免也太嚣张了!

嬴虔当即拍案冷笑道:“若非另一国私下借你粮草,又借你数十万箭矢,你庞涓焉能守住曲沃?什么良将,徒惹人耻笑!”

庞涓身后的将士,以及嬴虔身后的卫士,见此纷纷开骂,仿佛就要上演一场全武行。

期间,‘某国’代表李郃依旧低头拨弄着自己的手指,对秦魏两方的争执视而不见,而‘另一国’代表申不害则饶有兴致地看着嬴虔与庞涓的争吵。

“两位、两位……”

卫鞅与魏公子卬同时出面劝阻。

秦魏两国众人中,恐怕也就只有卫鞅、魏卬二人彼此并无敌意,毕竟卫鞅当年在魏国时与魏卬关系极好,而此次魏王派魏卬前来,也是希望凭借魏卬与卫鞅昔日的关系,使魏国能少付出一些代价。

继卫鞅、魏卬之后,申不害亦慢条斯理地出面劝阻。

嬴虔不希望韩国介入此战,自然不敢得罪申不害,冷哼一声坐回了席位。

而对面,庞涓亦冷笑着坐了下来。

在此期间,公孙衍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郃、王廙二人,忽然问道:“少梁亦是这般态度么?”

卫鞅、嬴虔、申不害、瑕阳君等人遂纷纷看向李郃与王廙。

王廙拱了拱手,正好开口,却见李郃停止把玩自己的指甲,目视着魏方众人平静说道:“此战之前,我少梁曾承诺秦国,协助秦国讨伐魏国。直至两国言和之前,我少梁将恪守承诺,支持秦国。”

相比嬴虔的得意与赞许之色,卫鞅看向李郃的目光中浮现几丝惊讶。

嬴虔怕得罪韩国,李郃可不担心,这不,申不害在听到他的话后,还抚掌称赞:“少梁真乃诚信之国。……不过为河东百姓着想,避免生灵涂炭,老夫劝两国还是握手言和。”

最后这句话,他是说给卫鞅与嬴虔听的,变相将公孙衍施加给少梁的压力,又抛给了秦国。

对此,不止公孙衍,卫鞅、嬴虔心下亦是暗骂不已:韩国可真是少梁的好盟友!

在申不害的干涉下,卫鞅、嬴虔、公孙衍、瑕阳君四人再次就疆域的划分展开争论。

魏国这边提出的条件是承认西河之地归秦国所有,但秦国必须归还河东,包括轵邑、河阳。

这种条件秦国自然不会答应。

于是双方又展开激烈的争论,最终秦国答应归还轵邑、河阳,但包括安邑在内的河东西部,要归秦国所有。

显然秦国也怕这次会谈谈崩后,魏国直接拉动韩国下场,因此卫鞅与嬴虔也不敢太过分。

这个条件,其实魏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秦魏双方心知肚明,此次的和谈,不过就是下次河东之战的间隙罢了,等到他日秦国或魏国做好了再战的准备,今日的会谈结果随时可以撕毁,因此倒也不必过于计较城邑的得失,因此只要确保‘河东郡’较为公平地一分为二,魏国也可以接受。

不过在此基础上,魏国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即秦国要归还安邑,毕竟那是魏国的旧都,不可落入秦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