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苻王爷劝婚(2 / 4)

,跟着符昭信往前厅赶去。

一位龙行虎步的苍发华服老者走出厅室,站在台阶之上迎候,正是符彦卿。

朱秀南下江宁之前,符彦卿一直留在开封,二人在朝堂上时常见面,私底下倒是没什么交集。

这位老帅哥此前可从未表露过亲近之意,也绝口不提他和符金环之事。

原以为此事就此终了,没想到这趟回来,竟闹得开封城沸沸扬扬。

“晚辈岂敢劳淮阳王亲迎?”朱秀加快步伐,踏上石阶,诚惶诚恐地深躬揖礼。

“贤侄无须客气,今日小聚,你就像在自家府邸一样,无需拘束!这里没有淮阳王,也没有定远侯,称老夫一声伯父即可!”

符彦卿笑声爽朗,颌下一缕漂亮精致髯须,虽说面态已有明显衰老,皱纹细密,不过俊挺五官还是能看出,年轻时必定是位惹得小娘子尖叫脸红的俊美郎君。

若是这老爷子颜值拉跨,朱秀甚至会怀疑,符家姐妹到底是不是他亲生。

朱秀装作一副受宠若惊之样,连连作揖:“伯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哈哈!~好!贤侄请,我们席间漫谈!”符彦卿亲热地拉着他的手。

“伯父请!”

令朱秀意外的是,厅室里竟然摆放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菜肴,有两名低眉顺目的小厮在一旁布菜。

“此种圆桌是从沧州、邺都、澶州那边流传过来的,风靡一时,如此安排延席,倒也能让宾主更加亲近,老夫也就跟风,让管家找木匠订做了些。”

符彦卿拉着朱秀坐下,看得出他对这种新式饮宴布置颇为喜欢。

朱秀笑着附和两句,这种圆桌是他在沧州时推广使用的,如今泾州、京兆府一带也颇为流行。

泰和酒楼的雅座、包厢全都在使用,在开封也渐渐流行起来,用不了几年就会流传全天下。

瞥了眼桌上菜式,颇为精美,朱秀一眼就看出,同样出自泰和楼。

“让贤侄见笑了,老夫吃遍开封酒楼,唯有你名下产业,泰和楼的佳肴最为难忘。那烧白刀和太白醉,更是千金难求的美酒,香醇回味,抿一口便唇齿留香!”

符彦卿捋捋髯须,满脸陶醉。

朱秀眉梢微扬,这老爷子果然调查过他。

不过以符氏的能量,能查出泰和楼是他的产业一点不奇怪。

朱秀懂事地笑道:“泰和楼的酒能被伯父喜欢,也不枉当年小侄带着泾州酿酒师,日以继夜地研究蒸酒制法!”

“哦?蒸酒?”符彦卿来了兴趣,他可是酒道中人,虽不曾亲自动手酿造过,但酿酒的基本过程还是知道的。

蒸酒之法,倒是头次听说。

“呵呵,是一种能让酒更加香醇辛辣的制法,作坊里将其称之为烧酒,太白醉和烧白刀就是用此法制成。”

朱秀含湖着解释两句,拱拱手又道:“承蒙伯父喜欢,今后小侄让酒楼每月送五坛到府上来。往后伯父回郓州,也可让兖州的泰和楼派人送去。”

符彦卿颇为高兴地道:“如此,就多谢贤侄了。”

作为泰和楼独家经营的名酒,这一坛酒价钱不菲,而且轻易不能外带,符家能每月独享五坛,若被坊间酒客知道,必定为之惊叹羡慕。

“父亲,咱们边吃边聊吧!”符昭信腹中饿得咕咕叫,咽咽口水道。

符彦卿拿起快箸,笑道:“也好。”

朱秀象征性地每盘菜肴夹了些吃了几口,端起葡萄酒和符彦卿喝了几杯。

泰和楼的菜再好吃,他作为东家早已吃过不知多少次,有些腻了。

如今他官职在身,也没工夫研究新菜式,泰和楼推陈出新的速度慢了许多。

符彦卿和符昭信吃得津津有味,一些煎烤炒煸的菜式在他们吃来滋味新奇独特,又有泰和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