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铁血男儿窦文涛(2 / 3)

姓住的,可是,苍山是什么地方?那里以前,也是绿林好汉的栖身之地啊,窦文涛对那里神往已久,有一回,他闲来无事,就去那儿游玩。苍山上面很大,他转悠了半天,饿得直发晕,气都喘不上来。一个逃难的年轻人见状,就从茅舍里面拿出自己采摘来的野栗子给窦文涛吃,窦文涛很是感激那个逃难的年轻人,于是,就将其带回了山寨,当了自己的随从,那间茅舍就此空了出来。后来,从外地来了两个流民,是一对老夫妻,无家可归,就住那儿了。所以,知府当年放火烧死的那两个人,就是住在茅舍里的那对老夫妻,根本不是窦文涛和他的什么压寨夫人,谁都知道,窦文涛压根就没有娶过老婆……”

“倒箩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冲过来几个衙役,不由分说,就将其带回了巡抚常金宝的衙門。

原来,巡抚常金门主听一个下人报告说,“倒箩筐”在街头讲窦文涛的案子,又是疑惑,又是震惊,便差人将“倒箩筐”带到了眼前,问他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真有其事。“倒箩筐”回答说,是真有其事。

巡抚常金宝沉思了一会,问道“这其中曲折,你一个说书的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倒箩筐”冷笑了一声,说道“巡抚大人,不瞒你祝,其实,我不是说书人,我就是窦文涛!说书场上所说之事,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巡抚常金宝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怒道“窦文涛是什么人?你也敢冒充?你若真是窦文涛,会主动把真相抖露出来,让世人知道你没被烧死,而是逍遥法外吗?这样做,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自掘坟墓,依本大人来看,窦文涛,他不会这么傻吧?”

窦文涛平静地说道“巡抚大人,我当然知道,我这么说,这么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按理说,杨知府已经将窦文涛的案子了结了,我也已经得到了解脱,完全自由了。但是,为什么我还要在众人面前演这么一出,主动前来送死呢?因为,去年被杨知府苍山上用火烧死的那对老夫妇,正是在下的亲生父母,人之肌肤,受之父母,他们二位老人家的沉冤未雪,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窦文涛接着又解释说,当年,魔界肆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有许多的土豪劣绅依附了魔鬼,趁机欺压老百姓,气焰嚣张,老百姓雪上加霜,他出于义愤,弃学占山为王,这些事,本来是瞒着父母干的。后来,他做了几件大事,名声在外了,父母也就知道了,便上山来找他,劝他改邪归正,随他们回去,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头百姓。

窦文涛起初并不答应,说自己只是惩罚恶霸,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而已。无奈父母以死相逼,加上杨岩知府协调四县兵力、将要猛攻山头的消息恰于此时传入了他的耳朵,才最终让他心生了退意。可是,山上的大量钱财,怎么转移呢?窦文涛想了很久,才有了一个好主意。

当时,苍山避难的那个年轻人刚做了窦文涛的随从,窦文涛就带着父母双亲来到了苍山,让二位老人家暂且在那个闲下的茅舍中住下来,以掩人耳目。暗地里,他在茅舍中挖好了地洞,将山上的钱财分批转移到了地洞中。

这些事刚做完,杨岩知府便率兵打来了。由于窦文涛早就有了安排,实际上,他也成功逃生了。然而,天意难测,他怎能想到杨岩知府会追至苍山,又如此地邀功心切,心狠手辣,不惜烧死无辜之人,来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呢?

由于父母枉死,窦文涛对自己的逃生,毫无喜悦之意。一年来,他时时难忘父母双亲的冤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不惜性命,为父母讨回公道。

听完窦文涛的话语,巡抚常金宝惊愕不已。

第二天,在窦文涛的带领下,巡抚常金门主亲自前往苍山查看。茅舍已经烧毁,那一片焦土之上,也已经长出了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