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流民贰(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418 字 2022-05-21

难事,说不定还能叫这些人赚些钱花。我闻昔日范文正也在临安做官,皇佑二年,遇到饥荒,流民涌入,文正公便是叫富户寺庙等有钱人出钱,招募流民为工,大造工程,为地方兴利,不仅养活了流民,更是惠及地方百姓。此后‘以工代赈’之法世人皆知。这才一百五十余年,朝廷便都忘记了么?”

秦广见账中没有外人,重重哼了一声,道:“你是说史大人?人家只管把盖子盖牢,不叫临安城里知道,他就万事大吉。遮掩还来不及,还谈什么‘以工代赈’,这几万百姓的死活又岂放在他们心上。”

沈放奇道:“我看这营中虽是惨淡,但也算经营有方,岂能说是不闻不问?”

秦广道:“流民营我也见过不少,哪个不是饿殍遍野,死伤无数,如地狱一般?往日朝廷收救流民,只给些吃食,过了冬天便赶流民返乡,哪里会给地方御寒,能活下来的流民十不足一。此处流民营处置之好,当真是不可思议,只是岂是那史大人之功?这营中的窝棚,铺的茅草,集中挖起来的茅坑,哪一件不是道济大师指点?一个窝棚一百人,十个窝棚为一营,一共三十七个营,不叫人员混杂,各营还要留下放粥、活动、便溺的场所,大师事事都计算周详。这三万七千张嘴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朝廷拨下来才有多少,还不都是大师一户户一家家求来。如今大师不辞辛劳,每日还要给人看病医治,若没有大师在,这一日最少也要再多添上千冤魂。嘿嘿,史大人,嘿嘿。”

道济道:“莫要捧杀了贫僧,史大人肯放手叫贫僧行事,已是给了天大面子。史大人也不是没有见识之人,他若肯专心做事,处置这流民营,比贫僧要好上许多,这围墙的道理,不也是一港就通了。”

沈放道:“围墙又是何事?”

秦广道:“这些我也都是听说,这史大人一来,就要修起围墙,把这些人都关在里面。大师听说,劝说不可,流民本就惶惶,再竖起围墙,与外界隔绝,人心必乱。朝廷既然担心流民作乱,就更不可筑墙逼迫。”

沈放暗自点头,心道这道理果不简单,但筑墙乃是安稳之策,虽对流民无益,但对朝廷而言,却是个管制的手段。官场之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可不算小事,更不是单凭道理便好做的事情,极易留人把柄。开口道:“史大人一听就懂,更是肯担这个干系,想来也不是寻常人物。”

道济看他一眼,道:“不错,是个人才,只可惜眼下朝中一团乱麻,人祸尤胜天灾啊。”

沈放道:“大师这是何意?这饥荒不是旱涝所起么?”

道济和秦广都是摇头,秦广道:“去岁今冬,虽有天灾,但与过去相比,不能算是厉害。倒是金国那边,大旱的凶狠,山东几地,颗粒无收。”

沈放奇道:“这流民都到了临安城下,还说不重么?”

秦广冷笑一声,道:“你们自然不知就里,这般的天灾,若是往年,连本路都不需出,周边几处州府,就救济过来了。可如今却是数万百姓涌到了临安来,别处反没有多少灾民了,这谣言天天说,人人都以为是真的了。”

沈放和林怀玉、莹儿三人都是惊讶,沈放道:“这究竟是为何?”

秦广道:“为的什么?自然是要与韩大人为难。”也不待几人追问,道:“韩大人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矢志北伐。可这朝中看不惯韩大人的可多了去了,如今借天灾搞出些事来。你们想想,若是皇上看到大批灾民在临安城里游荡。这韩大人所言,国库充实,民间安定,士卒骁勇,北伐可期,岂不就是一句笑谈。”

沈放奇道:“竟有此等事!”

道济长叹一声,道:“借天灾以谏陛下,弹劾官员,本就是朝臣谏官的拿手好戏。天降横祸,乃是君王失德,此乃古论,皇帝固然有过,主事的大臣更是难辞其咎。庆历四月,有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