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悟贰(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113 字 2022-05-21

便是闭门不出。花轻语道他是有了心事,心道,叫他自己冷静想想也好。晚间吃饭时候,却听说沈放在房中睡了半日,什么也没做,甚至饭也不想来吃。

诸葛飞卿几人都当不知,也无人去劝。几人实在太过了解沈放,想要讲道理说服于他,或许也就过世的六师兄谢少棠勉强还有些希望。沈放性子执拗,就连师傅的话也不是全听全信。顾敬亭年岁已大,对沈放过于溺爱,犯错也舍不得打,不似几位师兄师姐,自小挨够了师傅的板子,对恩师半点不敢违抗。

当晚,花轻语却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容易睡着了,眼皮扇动,立刻做起梦来。开始是一段莫名其妙,又无从想起的内容。然后梦境越来越深,越来越清晰。她梦见故乡街道之上,一个穿花裙子、扎粉丝缎带的小姑娘,带着一群孩子站在街边。青石板的街面上泛着水光,从路边的店铺里传来嘈杂之声,街尾跑过一只野猫,高举着尾巴,噌地跳上了房顶。一个大汉抱着个孩子阔步而来,那人好生高大,走过来像一座山,脸上的胡子一根根好像宝剑长枪。孩子们见到外乡人,又是好奇,又是害怕。那女孩儿是个领头的,一手拿着串冰糖葫芦,好奇的看着两人。那汉子太高了,女孩还不到他的腰,他怀里抱着迷迷糊糊一个孩子,脸孔却怎么也瞧不清。忽然那汉子朝她看了一眼,眼睛像电光霹雳一样。小女孩吓了一跳,随即恼了,从地上拿起一块石头砸了过去。小伙伴们接二连三,都拿起石头去丢。石头丢过去,但那大汉太高大了,石头连那人的衣服也碰不着。那大汉对他们毫不理会,抱着怀中模糊的一团影子,越走越远。小女孩想追上去,却看着前面的人影越来越小,再一须臾,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她心急如焚,四下张望,四处茫茫,一无所踪。

花轻语忽然惊醒过来,再难入睡。

次日一早,花轻语不由分说,拉了沈放出门。这一回当真只是逛街,花轻语兴高采烈,似将昨日不快尽数忘了。

燕京繁华便即使不及临安,也是相差无几。大街之上,南北杂货各种稀罕物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此间没有的。花轻语逢店必入,买了不少东西,都叫沈放抱在怀里。

还有街边各种小吃,更是琳琅满目,诱的人只走不动路。

两人一早出门,自要尝尝京城的早点。而燕京城最有名的早点,自然就是豆汁儿配焦圈。不错,这两者辽时便已经有了,相传那泔水一般味道的豆汁儿正是契丹人的杰作,想想也是,自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汉人什么时候把豆腐豆汁豆脑做出馊味。再联想到藏族人的酥油茶,这整日吃肉人的口味,确实要比常人重上许多。

豆汁儿配焦圈一定要选大街上的摊子,哪里人多朝哪里去,花轻语倒是向万卷书打听的清楚。可一口豆汁儿入口,她和沈放都是一口喷将出来。身旁一群蹲在地上,正大口喝着的当地人都是大笑,一副看乡下人的眼神。燕京城的地域歧视,从一碗豆汁儿开始,从未褪色。

豆汁儿难以下咽,焦圈味道倒是不错。街上还有环饼,更合花轻语口味,买了一大包,叫沈放抱着,还瞪着眼睛叮嘱他,不许偷吃!

环饼便是如今的馓子,春秋战国时已有,又有“寒具”“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苏东坡就非常爱吃,还写了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沈放见她一本正经,也是无奈,道:“亏便亏我也!”

花轻语忍俊不禁,花枝招展。

这燕京城有一家的环饼与别处不同,更加纤细,如金丝一般,上面还有黑芝麻,称作苏家金丝环饼。昨日花轻语在纥石烈光中便尝了,今日特意来买。

纥石烈光中见她喜欢,还说了一个故事。

宋哲宗年间,汴梁城有个卖环饼的小贩,颇有头脑,沿街售卖,却不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