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结义拾(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243 字 2022-05-21

道经》?真有此书?”

沈放笑道:“《白马经》,可没有左道二字。”

萧平安只觉匪夷所思,道:“一年破障,这经书真如此厉害?”自己所习《明神诀》已是江湖罕见的奇功,但自己破障也用了七年,虽说这《明神诀》的好处是越到后来越是明显,但终究也非寻常功法可比。

沈放摇了摇头,道:“大哥不知,创这《白马经》的张拟自己不会武功,此经玄妙,其实就在导息一关。他自己经络有损,受不得吞吐阳罡之累,想了个以毒练法的奇路。这导息一关,纯粹是拿命去赌。日日命悬一线,谁敢懈怠。我若非有寄老前辈之助,莫说今日破障有成,怕是命也保不住。我如今这身功力,倒有大半是寄老前辈所赐。”

萧平安想了一想,道:“你吐纳之时,一呼一吸,远胜常人,一日至少也抵得常人三日之功。”

沈放对自己义兄没有半点隐瞒,道:“是,此经自通络入道,比寻常内家功法修炼是要快上许多。”

萧平安展颜一笑,也是真心替自家兄弟高兴,全无半点嫉妒之意,道:“兄弟好机缘,如此一来,怕不过多少时日,你便要超过我了。”

沈放笑道:“哪有这等容易,寄老前辈仔细读了此经。我最易过的便是导息一关,因是性命相争,容不得循序渐进。三年在功法,三年在寄老前辈,一跃常人数年之功。如今我导息大成,又过破障关,经络已固,性命已是无虞。此后便需按部就班,夯实根底,再无此等一日千里的好事了。”

萧平安点头道:“正是如此,师傅师娘也说,内功一定要打磨精纯,切莫贪功冒进。”随即又皱眉头,道:“实不相瞒,我也练了门古怪功夫,叫《明神诀》,也有奇效。咱们俩身怀异术,难免引得心怀不轨之人觊觎,兄弟可要小心在意,隐忍藏拙,不能引入瞩目。”

其实这才是他想说之言,他就因为练了这劳什子《明神诀》,无端端飞来横祸,自不愿自家兄弟也重蹈覆辙。

沈放叹了口气,道:“寄老前辈也如此说,不过这《白马经》以毒通络的丹方已是失传,当世最后两颗‘绝路’也都被我吃了,这武功日后怕是无人能练了。”

萧平安摇头道:“你便照实说,又有何人肯信?”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有些无奈。半晌沈放方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真有人觊觎,便叫他来试试吧。”

注:自古以来,蝗灾便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灾祸。中国蝗灾之苦,受灾范围之大、受灾程度之深都堪称世界之最。著名昆虫学家邹树文统计,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908年的2630年间,共发生虫灾645次,其中蝗灾455次;周尧统计自公元前707年到公元1911年,飞蝗成灾538次。《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古代人已知选择种植抗蝗农作物来预防蝗灾。如《晋书·石勒载记》中记载种植豆类来避免蝗灾;王祯《农书》的《百谷谱·备荒论》记载蝗虫不吃芋桑、菱芡,应该在蝗灾泛滥的时期广泛种植;《农政全书》中也记载绿豆、豌豆、豇豆、大麻、苘麻、芝麻、薯蓣是蝗虫不喜欢吃的植物,应适当种植,以备在蝗灾严重时用作口粮。

“以蝗易粟法”——宋仁宗时规定:“去岁飞蝗所至遗种,恐春夏滋长。其令民掘蝗子,每一升给菽米五斗。诏诸路募民掘蝗子,一升给二十钱。”

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一句出自南宋末年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哎,又是前人说了后人话,笔者罚酒一杯。

注:周朝已经有石碑,但上面无字。死者下葬之时,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