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蝗虫柒(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239 字 2022-05-21

断拍打落在身上的蝗虫。

李元杰早不耐烦,一边扑打面前飞舞的蝗虫,一边道:“咱们还要在这待多久?”

李炫义横他一眼,道:“放肆,你也多看两眼,也知人间疾苦,百姓耕种不易。”

李元杰不敢跟老爷子顶撞,却也不当回事,转过头去。

柴九道:“是,咱们再去下一处看看。”

众人一道出来,唯柴九马首是瞻,他言语不多,但旁人若有问题相问,都是耐心解答,即使是对李元杰这样的草包,也是有问必答。只是今日众人见了蝗虫的可怕,心情无不沉重,倒没什么人多话,况且眼下都是漫天的飞虫,一张嘴不小心,都要钻进几只。

回到路上,李家的几个家丁正不住扑打马身上的蝗虫。十多匹马被蝗虫扰的不胜其烦,不住在原地打转。

打马继续朝北,又去十余里,前面景物忽地一变,原本绿树黄稻,高矮错落,相映成趣的大地忽然变的光秃秃一片。天地之间,只见一片黄色,所有的绿色都被吞噬的一干二净。

地上只有残留的一点点草根,所有的树木都只剩枝干,如同被扒光了衣服,毫无遮挡的立在原地。

众人目瞪口呆,都知蝗虫厉害,但却未想到,所谓“蝗虫过处,寸草不生”竟是如此一番景象,真的是天地间一切都被吃光,一点生命的痕迹都不给留下。

萧平安也是默然无语,他曾见过蝗灾,但印象已经模糊,如今眼前一切,又叫他想起经历过的那些苦日子。

郭汾阳忽道:“咱们该回头了。”手往前方一指,只见远方天空,一道乌云正席卷而来,又是一大群蝗虫到了。

众人策马返回,未骑出三五里,后面蝗群已至。如先前田间所见不同,此际的蝗虫遮天蔽日,根本瞧不出本来面目,只见一条一条黑色的飞龙,如同一股股洪流在田野之间肆孽。所过之处,一颗颗树陡然消瘦,一片片草地稻田瞬间矮了下去。

萧平安等人俯在马鞍之上,身边尽是飞驰而过的虫群,眼前除了黑压压一片的流线,什么也瞧不见。原本的白日似是忽然变了黑夜,天地之间,唯有虫群嗡嗡作响。

那些马儿也是惊惧,迈开四蹄狂奔。转眼到了先前下马之处,田地里扑蝗的人早已不敢再打蝗,有的没命逃跑,有的三五成群躲在一起,支起木板抵挡。

一行人一气奔出十余里,才将这股虫群避过。待到眼前渐亮,蝗虫渐少,马匹早已力竭,这才慢慢放缓。

众人驻马回望,都觉心有余悸。沈放暗道:“我先前还大言不惭,畅谈什么灭蝗之法,今日见了这般景象,才知此事之难。为何千百年来,人人谈蝗色变,畏之如虎。”

柴九按辔回望,良久良久,终于一声长叹,道:“众生皆苦。”

回到城中李府,还未进门,就有家丁来报,说刚接到帖子,城南晦岩草堂的沈清臣先生访友归来,特邀柴先生等人过去作客。

柴九也是大喜,众人在信阳盘桓多日,缘由之一,便是要拜见这位沈先生,当下李家门也未入,掉头出城。李炫义久居信阳,知道这位大儒脾气,留下三个不成器的儿子,未叫跟去凑数。

沈清臣,字正卿,原籍乃是湖州乌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为国子学录。曾师从张九成,经天纬地,满腹经纶,更以正直诚信而为世人所称道。

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赵构在德寿宫驾崩,宋孝宗赵昚居忧(居父母之丧),欲衰绖三年,政事也移交与太子赵惇,群臣都以为不可,奏请循例“易月”即可。唯独沈清臣一人支持,上书曰“……截然示以终丧之志,杜绝辅臣方来之章,勿令再有奏请,力全圣孝,以示百官,以刑四海。”

淳熙十六年(1189年),眼下的大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被封嘉王,沈清臣被荐翊善之职。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