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诬陷柒(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178 字 2022-05-21

。都是子虚乌有。”

哥舒天笑道:“南蛮都是大舌头,能把‘茄’说成‘瘸’。”

颜青本是南方人,一听便不高兴,立刻回敬道:“那也比你们北边的好,哈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萧平安莫名其妙,道:“这话有什么奇怪?”

哥舒天道:“是啊,有何奇怪。”

颜青道:“你说这话什么意思?”

哥舒天道:“拿孩子当诱饵套狼呗。”

颜青笑道:“打猎的再狠,哪能拿自己孩子套狼。这话是晋人说的,晋人‘鞋’‘孩’不分。狼善跑,猎人打狼,往往翻山越岭,把鞋子也磨破。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说的其实是鞋子。”

萧平安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我也奇怪,这打猎的,这么心狠的么。”

哥舒天也笑,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另一桩故事,也是以讹传讹了。”

颜青掩口而笑,道:“倒霉孩子。”

两人相视而笑,唯独萧平安还是一头雾水,道:“你们笑什么?”

哥舒天瞥他一眼,道:“怎么你身边每个人都聪明的紧,就你是个傻瓜。我还偏偏就和你个傻子结拜。她说下雨天打孩子啊!”

萧平安这才明白,也是哑然失笑。心道,原来如此,我也奇怪,下雨天为什么要打孩子,原来是做草鞋。

一旁沈放笑道:“两位见多识广,我也涨了见识。”

哥舒天却是眉头一皱,道:“臭小子,方才还夸你像个厨子。你到底会不会做菜,怎地把山鸡和兔子一起煮?鸡兔同笼么!”

沈放就手拿过一根扫把,截下一段竹竿,在手中慢慢削刻,道:“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雌山鸡甘平微寒,两者实不易同食。我又不是做山兔山鸡汤,只是两味中和,熬出来的汤汁另有用处。”

哥舒天将信将疑,道:“你知道如今打个兔子山鸡有多难,若是给我糟蹋了,瞧我不收拾你。你有现成的菜刀,手上又刻个竹刀干什么?”

沈放道:“一会切这茄子。”知三人不知,解释道:“这茄子若是用铁刃去切,片刻便会变黑,味道也要变化,须得用骨刀或是竹刀切剖。”

哥舒天嗤之以鼻,道:“你怎知道?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我瞧你也没什么本事。”

沈放已将锅中兔子山鸡取出,兔子拿来烧烤,山鸡放入萝卜,又加入诸般调味之料,大火炖汤。回道:“你不入庖厨,自然不知,这法子北魏《齐民要术》便有所述。”

哥舒天一翻白眼,皱眉道:“你这是嘲笑我不读书么!”

沈放笑道:“哪里哪里,你怎如此多心。”

哥舒天道:“我谅你也不敢。”

沈放知他脾性,不与他斗嘴。再将茄子去皮剖开,切成细条,双斜刀切出鱼鳞之形。既是茄鱼,自然要作鱼形。

宋代苏颂《图经本草》记述当时南北除有紫茄、白茄、水茄外,江南一带还种有藤茄。但这些茄子无一例外,都是圆的。隋炀帝很喜欢吃茄子,并给它赐名为“昆仑紫瓜”。因而沈放要用镶嵌之法才能将一根根茄条拼成鱼形。

哥舒天看的津津有味,也不坐了,起身站在一旁,又插口道:“色香味意形,你这形倒是先有了。这做的什么,素鱼么?这天下就数和尚口是心非,说不碰荤腥,吃个茄子却也要做成鱼样。”此人大约是被关的久了,出来之后,话是越来越多。

沈放微微一笑,摆好茄鱼,再以榆树粉勾芡。

今人常用勾芡的玉米、土豆、红薯宋时都没有,但勾芡之法,早有流传。《礼记·内则》中言菜肴调和,云:“堇、鈈、枌、榆、免、薧、潃、瀡以滑之。”滑之便是勾芡之意。其中“堇”便是乌头,味苦且有毒,用者不多。但榆根之粉,则有微微的甜味。

再下滚油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