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思思肆(2 / 3)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3172 字 8个月前

行到那处巷子,巷口站立的宋兵竟是认得他,问也未问,举手放行。到了郭府门前,抬手叩门。不多时就有人来应门,仍是先前的管事,开小窗瞥了一眼,便道:“原来是萧爷回来了,快请快请。”

萧平安心道,这郭倪想是御下极苛,这些人何等小事都不敢怠慢。

小门开启,放他入内。进门那管事含笑招呼,萧平安点头回礼。一切如常,可谁知刚刚下了两级台阶,踏足院中,忽然头顶一暗,一张带钩刺的渔网当头罩落。

萧平安瞬间惊觉,腰杆一挺,身子已经滑出。轻轻巧巧脱了渔网笼罩,右手探出,小指一钩,已将渔网带住。几乎同时之间,弓弦声疾,数十根羽箭雷霆射到。

萧平安早有防备,手中渔网舞动,看似也不如何迅疾,却将数十根箭矢尽都挡住。人影一闪,已经回到门厅阔檐之下,敲没声息,隐身大柱之后。这一套动作行如流水,背上燕思思仍是呼呼大睡,半点也未惊动。

院两侧墙头,冒出数十士卒,一轮箭雨射过,眼前敌人忽然无影无踪。众人面面相觑,就连指挥的军吏也没了主张。他瞪大双眼,也只见人影一闪,随即便失了目标。敌人想必就在门厅大柱之后,但柱有四根,他在墙头望去,半点端倪不显。

萧平安眉头紧锁,他对郭倪并无好感,日间言语是有得罪。但若就因为此,要设埋伏取自己性命,实也太是过分。暗地冷笑一声,这郭倪若真如此不晓事,自己倒不妨给他点颜色看看。随即又道不对,碍着朝东海这层关系在,自己又何必意气用事,叫朝先生为难。

心思电转,不过眨眼间事。就听一人道:“我说不是此子所为,元帅眼下该相信了吧。”

萧平安身子竟是一抖,这人说话声音不大,但太过熟悉,叫他又怕又恨。

几人自院后走入,当先并排两人,一人乃是郭倪,另一人正是如今的衡山派掌门,云中神剑江忘亭。身后两人,也是熟的不能再熟,朱雀七子中排行第二的摘星手奚章台,还有五子殷长殿。

郭倪道:“哦,何以见得?”

奚章台接口道:“若真是他杀人,如何敢堂而皇之回来。适才他也是手下留情,未下杀手,否则大人这左右兵丁,两边总要少掉一边。”

萧平安一咬牙,自柱后闪出,紧走几步,上前躬身见礼,道:“徒儿萧平安见过掌门、师伯、师叔。”他实在太过紧张,下了偌大决心来面对师门三人,激动之下,奚章台说话的关键之处,竟是未曾多想。

殷长殿道:“告诉过你这‘徒弟’两字再莫提了。”

萧平安却是一怔,四墙都有火烛,照的院中通亮。眼前江忘亭两鬓白发苍苍,模样竟是老了许多。面色暗沉,更是显得憔悴。两人嵩山一别,时日无多,江忘亭又是内功深湛,怎会变化如此之大。震惊之下,话也忘了说了。

衡山派三人也都见他衣衫褴褛,头发纠结,直如个乞丐无异。四人默然相对,一时都是无语。

一旁郭倪道:“江掌门的话,我自是信得过。但凡事谨慎些总不为过,既然此人已非衡山派弟子,还请掌门将他拿下,问个清楚明白。”

就听“嗖”地一声,一物电闪而至,将郭倪头上帽子打落。去势不减,“夺”地一声,将那帽子钉在身后廊柱之上。

郭倪所戴,乃是宋人百官士庶无不爱戴的幞头。幞,又名折上巾、软裹,乃是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汉代便已时兴,因所用纱罗多为青黑色,也称“乌纱”。郭倪头上乃一方顶硬壳幞头,内以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壳,糊绢涂漆,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两侧平伸,长达尺余,甚有威仪。

他所戴的,自非凡品,乃是临安第一字号“徐官人”定制之物。用料考究,大小更是合适。戴在头上甚是贴合,因有成型内衬,更不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