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拐弯抹角(2 / 3)

就没有必要再兜圈子了。

“农行支持,哎哟,以前昌达公司跟农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你这突然要求支持,让我很难做呀!”老刘皱起眉头,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这次融资,关云天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农行,来的路上他就打定主意,无论老刘说什么,他都不会着急,“刘行长,以前我们没跟农行开展业务,这是事实,不过从现在起,昌达公司可以马上在你们这里开户,我们目前进出的现金流量也不小,一部分货款可以从农行走。”

“这倒可以,我们也很欢迎。但是即使这样,要想从农行贷款,一套程序走下来,时间你等得起吗?”

“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多则半年一年,少则个月。”

“嗨,我还以为需要多长时间呢,没关系,时间上我们等得起,因为扩产还需要论证,最为关键的是,这次扩产不光是项目本身产能的扩大,还涉及一座十万千瓦自备电厂的建设,这个手续可能也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跑得下来的。”看到老刘态度有所松动,关云天的表情也轻松了一些。

“什么,你们还要建自备发电厂?怎么突然有了这种想法?关总,你可知道建一座发电厂,投资也不小啊!”

“刘行长,建自备发电厂不是我们突发奇想,据专家们介绍,轮胎制造是个高能耗行业,如果规模达到一百万条,每年的用电量就会很大,到时候恐怕县供电局会卡企业的脖子。”

“说的也是,要是设备产能达到了,用电却成了问题,那才真叫麻烦。好吧,你们抓紧时间在农行开户,发生业务往来,我好跟班子成员做工作,另外,在农行申请贷款,所有手续都要求正规,比如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等,尽快报上来。”

昌达公司以前的贷款业务都发生在信用联社,因为跟联社一二把手关系密切,这些手续都省了,农行要求很严格,加上关云天跟老刘属于一般朋友关系,这些手续一样也不能少。

第二天,关云天指示集团公司财务科去农行营业部开户,并把公司三分之一的进出货款通过农行账户转账。

此后,关云天隔三差五就去拜访农行的刘行长,为的是进一步增进感情,跟几位副行长也是不打不相交,通过那次在酒局上斗酒,关云天跟焦副行长等人再次在酒桌上相遇时,双方对彼此的印象还都不错!

关云天知道,要想获得农行的信贷支持,光得到刘行长的首肯还不够,如果几位副行长极力反对,就会给这件事增加不少难度,不过以关云天的情商,要想跟这几位副行长把关系搞得很融洽,也并非什么难事。

刘行长说话算数,大约半个月后,他指示农行信贷科为昌达公司做授信。“行长,没有授信额度,怎么给他们授信呢?”信贷科长问。

“哦,对,你们先等等。”

刘行长给关云天打电话,“云天,你们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立项报告都准备好了吗?立项进展到哪一步了?”随着朋友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刘行长对关云天的称呼都变了。

“两份报告早就有了,立项嘛,现在还在进行中。刘行长,现在就需要立项报告吗?”

“暂时还不需要,不过现在准备给昌达公司授信,我得知道项目的投资额度呀!”

“这样吧,我查一下,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放下电话,关云天让办公室人员查阅了轮胎扩产和自备电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把两部分投资额度相加,报给了刘行长。

轮胎扩产项目在县里的有关部门立项还算顺利,但自备发电厂的立项,却在审批立项环节卡壳了。关云天让林楠托人打听,原因是立项部门此前从未审批过这样的项目,企业建设自备发电厂,在国营大企业比较常见,对于民营企业,起码在当地还未见到。

立项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