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会斤斤计较(2 / 3)

绝不会降低,工作岗位和地点原封不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也建议大家跟过去,继续为新东家工作。”

“叶总,新东家接手项目以后,跟昌达集团比起来,现在的分公司就成了一家小企业,今后面临的风险是不是就会大多了?”有几位中层管理人员举手问道。

“这个,”叶佳怡冲对面的员工们笑了笑,“你们这个问题还真是让我不好回答,论企业规模,现在的帘子布项目只是昌达集团的一个分公司,分出去以后,它跟昌达集团比起来,当然是小企业,但我不是说了嘛,新东家接手后,跟以前一样,管理和待遇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职工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叶佳怡再次说道“我建议大家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决定,过两天我们要做统计,谁愿意跟随项目去新的企业,谁愿意留在昌达集团,我们持中立态度,请你们自己做出选择。另外,新公司会马上派人过来跟班学习管理,不管你们做何种选择,希望大家向对方认真传授经验。”

“请问叶总,留下来的职工,集团公司下一步准备安排他们做什么工作?”有职工问道。

“我正想跟大家交代这个问题,帘子布项目转让出去以后,我们下一步想做汽车零配件,属于机械制造行业,这跟以前的项目有较大差别。”

叶佳怡故意强调这一点,目的是让那些年龄稍大,学习新知识有困难的职工,随项目一起转到新公司。一方面,马经理的新公司确实需要这些富有经验的老职工,另外,昌达集团接下来的汽车零配件项目,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如果那些老员工留下来,对他们的工作安排都将是个问题。

叶佳怡的几句话提醒了众人,帘子布分公司的员工原本几乎都想留在昌达集团,这毕竟是一家在全市名列前茅的大企业,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职工们具有切身感受,这十来年,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变化,昌达集团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除了节假日,也几乎没有放过假,大家感觉很稳定。

反观那些中小企业就不同了,不定时放假时有发生,拖欠工资更是家常便饭,谁知道这家新公司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员工,除了跟随项目去新的公司,他们没有别的选择,留在昌达集团,下一步要做汽车零配件,这些老员工的素质肯定不符合要求,将来说不定面临下岗危险。

几天以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一线职工选择了跟随项目去新公司,那些选择留在昌达集团的,都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职工。管理岗位的情况与此类似,选择留下来的,都是年轻管理人员。

这个结果对双方都有利,虽然马经理接收到的都是一些年龄超过四十岁的中老年职工,但这些员工的经验正是他的新公司需要的。昌达集团随项目送走了一批中老年职工,在接下来的新项目实施过程中,避免了这些职工面临下岗的尴尬。

办完所有转让文件和交接手续,已是三个月以后的事了,至此,马经理成了帘子布项目新的主人,关云天带着老马见了所有客户,并希望客户们继续关照今后的业务。

老马接手后,生产管理方面,过度非常平稳,但他独立运行了不到一个月,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正常经营过程中需要的流动资金如何解决?

马经理找到农行的刘行长,“支付了昌达集团的项目转让费,我就没有多少钱做流动资金了,现在你说怎么办呢?”

听老马一说,刘行长也是恍然大悟,“哎哟,咱们把这件事都忽略了,对呀,你是外地人,企业的流动资金怎么解决呢?”

“要不我用设备厂房作抵押,在你们这里申请贷款?”

“首先,你是外地人,不具备这样操作的条件,另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