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一系列铺垫(2 / 3)

长自然要引出今天见面的主题,“邱局长,以前对昌达集团有印象吗?”

“全市第一,闻名全省的昌达集团,怎么能没有印象呢?县里领导也没少提起他们。”老邱道。

“是啊,昌达集团为富源县,乃至华源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县委县府在北部山区的扶贫政策,全靠昌达集团的全力配合,否则,北部山区的村民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贫困。”因为主管全县工业经济,老宋对昌达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太熟悉了。

“其实,昌达集团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发改局的支持,我们那个自备电厂的建设,就是在原计委的大力协助下建成的。”关云天实时插话道。

“是啊,记得当初我找了县计委的老周,跟我一起去省级部门协调,昌达集团自备电厂才得以立项审批。”宋副县长道。

“不过,企业的小型自备电厂因为环境问题,即将面临关停的局面,你们接到通知了吗?”老邱是发改局一把手,他当然知道这样的政策。

“自备电厂属于上市公司昌达控股的业务板块,现在跟昌达集团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但是,间接联系还是有的。因为我们此前在环保问题上做的非常到位,经省级发改和环保两个职能部门的协调,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放在最后一批,这就相当于给了近两年的缓冲期。”关云天道。

“过了缓冲期怎么办?”宋副县长关切地问。

“该关停就关停,那是国家政策,谁也不能豁免,但为了避免给上市公司造成断崖式业绩下滑,经过调研考察,企业决定采取自救措施。”关云天道。

“哦,什么样的自救措施?”两位领导对此都很感兴趣。

“当初我们在借壳上市时,重组了一家新锐药业公司,那是一家搞中成药的企业,因为业绩不佳而停牌,被我们重组后,得以继续经营。这几年市场打开了,我建议他们正好借自备电厂关闭之机,扩大新锐药业的规模,以此抵消因为自备电厂关闭而造成的业绩下滑。”

老宋脱口而出,“不用说,这项自救措施一定是你的主意,说实话,这主意实在是妙。”

关云天对宋副县长的赞美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他若无其事地说“要不怎么办?股东就不说了,那些股市上的散户投资者,如果因为业绩大幅下滑而给投资造成巨大损失,他们多无辜啊!另外,自备电厂关闭了,那些职工怎么办?你们肯定也知道,制定这项政策的人,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企业都应该采取自救措施。”

“上市公司的自救措施何时开始实施?”宋副县长问。

“药业公司的扩建已经开始,他们需要一种草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做原料,我们想利用昌达集团在北部山区的核桃林,间作那种草药,跟新锐药业公司配套,现在我们这边的工作遇到一点问题。”

“哦,你们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在山坡地种植中草药,研究机构根据草药的生长习性和山区的地理环境,建议我们采用滴灌技术,否则不能保证草药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咨询,那么大面积的一套滴灌设备,需要投资六七千万,这大幅度超出了草药项目的预算。因为滴灌是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符合有关政策,我们想申请一部分政策扶持资金,半个多月前,已经把材料报到发改局有关科室了,不知道邱局长看没看到我们的申请报告?”

前面做了一系列铺垫,关云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说出这层意思。

老邱当然知道,今晚的相聚绝不是为了喝闲酒,“你是说昌达集团那份报告?金科长前几天已经给我了,因为这段时间太忙,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亲自听到关总这番口头介绍,比我看报告对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更加深刻。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