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四章 闪回前情(2 / 4)

并购。因此当年惨烈的教训并没有教育到目前活跃在天朝投资版图上的这些投资人大佬们。

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下,这群没挨过毒打的资本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策略,也是挺让创业者迷惑的。不过这对真正志在创业而不是财务自由的创业者其实是个很好的事情,因为io甚至很多时候还会起到反效果。

n后的限制性,肉眼可见的现象是大a股一上市就变烂的公司多如牛毛,其中有的是本身就不行,强行粉饰财务报表也要上市的;但有的是真的在上市之前很有希望,但健康的增长途径被上市这件大事拦腰截断,然后因为遭到新股神话的爆炒而把所有管理层炒得心旌神摇,很难找回状态。

就算这关挺住了,早期投资人套利走人的时候呢?科技公司的上市和技术成功转化出爆款产品是两回事,爆款产品的希望近在眼前,然后被早期投资人利用朦胧利好高价出货使得公司扑街的例子还少吗?

n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矛盾。楚垣夕和胡世恒都明白这一点。

只见胡世恒稳稳的拿起茶杯,但是吹了吹,并没喝,而是把杯子端在嘴边问“徐欣希望晚上市,至少五年之内不上,这点我同意。但我似乎听袁苜说你特别想在国内io,为什么?”

“首先法兰克福、伦敦之类的咱们肯定不去的对吧?您说的肯定是香江或者纳斯达克了。”楚垣夕没想到胡世恒纠结的是这个,“我不想去这两处,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好啊。国内上市的盈利要求,五年之后小康肯定能够达到了,我们后年开始盈利,到五年头上正好盈利三年,堂堂正正的排队就是了。”

“不是。”胡世恒面色古怪,把茶杯轻轻放下,“我们说的不是一件事。你说的是国内io的难度,我的意思是,去纳斯达克上市不是我们创业投资的本能目标吗?”

难道胡世恒是有那个需求?两种最佳获取的途径之一?“那个,胡总,是这样的,如果是的话,未来巴人肯定会有很多海外业务的,到时候通过投资协议退出也是一种方式也是一样的,以io的开盘价为准,你看如何?就是抽血太大的话得分批次的来……”

胡世恒瞪大了眼睛!“小楚,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有渠道的。我的意思是,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坚持科技互联网公司国内上市的吧?除非是铁了心思割韭菜,我看你也不像这种人啊。纳斯达克的监管,香江的监管,都胜过国内不知道多少倍,真正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哪个不想去?

正是为了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我才建议你慎重考虑,你可能是没有跑通过整个流程所以有一些什么错误的概念。io对公司是一场升华,交易所对io后的股票监管,对于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交易所能够促进公司进步,烂的交易所会对公司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就像是……”

他在这里顿了顿,有些话不需要完全说出来,但是语气也变得相当慎重。

n之后和io之前的公司很可能判若两人你明白吗?变化的是人心,所有人的心,也包括你自己的。”

说到“人心”,胡世恒请不自信的伸出左手,手心朝上五指虚抓,一边说一边上下颤抖,仿佛抓着一点什么。

“特别是像小康这种几乎全员持股的公司,靠自律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见过很多很多次了。其实徐欣、袁敬甚至袁苜也见过很多次。

国内的监管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纠结的,这个你应该知道,所以才会出现高管想要卖股必须辞职的奇葩现象。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心,国内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现代企业。现代企业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保护,也需要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一致认可,咱们缺的恰恰是这种认可。

就算是万科的老王,名义上是现代经理人,实际上呢?并不尊重现代企业制度,并不尊重资本,搞的还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