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退兵(2 / 5)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70 字 2021-11-04

去,安抚将士,或者准备攻城器具,而不是呆在这里劝我退兵。”

诸葛恪无奈,只得退下。

“陛下不肯退兵?”

“是的。”诸葛瑾抖了抖手上的信,把孙权对诸葛恪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巢湖进入施水的湖口,站立在船上的陆逊,听完这些话,却是有些忧虑:

“陛下有些想当然了。”

“嗯?”诸葛瑾本来还觉得有些道理,没想到陆逊却是有不同意见,他不禁问道:“伯言何出此言?”

陆逊指了指周围:

“如果说,在你我二人来到这里之前,满宠分兵袭击大军后路,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但如今陛下领军十万驻于合肥城下,我们又看住了大军后路,满宠却仍是没有离开这一带,他这是一直想要寻找机会。”

陆逊转过头来,看向诸葛瑾:“这说明了什么?”

“什么?”

“满宠这么做,要么是他根本不关心合肥的得失,要么就是他根本不担心合肥会失守,子瑜,你觉得会是哪一种?”

魏法严苛,失地是重罪,罪及家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与蜀人的作战中,一旦城池失守,守城的将领要么自杀,要么阵前战死,少有人投降的原因。

所以诸葛瑾同样不认为满宠会不关心合肥。

“伯言的意思,是说北边的援军是真的?”

“除了这个解释,我想不出其他原因。”陆逊的面色有些凝重,“满宠是早年就跟随曹操的老人,不可小视。”

听到陆逊都这么说,诸葛瑾的脸色微微一变:

“那陛下那边……”

“我会亲自写信,劝说陛下退兵。”

以陆逊上大将军的身份,亲自劝说,孙权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会慎重考虑。

诸葛瑾有些忧虑地说道:“就怕陛下会因此不快。”

陆逊肃容:“岂能因为陛下不快,而弃国之大义不顾?”

诸葛瑾的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这几年来,校事府凶焰滔天,就连跟在陛下身边的丞相顾雍都因为被校事中伤,从而被陛下斥责,差点丢官。

更别说远在武昌一直不在陛下身边,隐隐有成为群臣之首的上大将军(张昭已于去年去世)。

而陆逊偏偏又是忠于国事之人,虽身在外,但常常上书直陈时事。

校事府之弊,更是被陆逊屡屡提起。

特别是这两年来,就算是诸葛瑾,都已经感觉到了孙权对陆逊的疏远。

上大将军名义是总督荆州和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但荆州的大半兵力,都是掌握在驻守西陵的骠骑将军步骘手中。

就拿这次出兵来说,陆逊与诸葛瑾两人一齐所领兵力,全部加起来,实际不过三万。

如果说,这还可以用孙权要平衡吴国两大集团:江东士族与淮泗集团的势力来解释。(步骘属于淮泗集团)

那么,这两年来,孙权送往季汉的亲笔信,由先送给陆逊过目征求意见。

渐渐变成了由校事府直接送往蜀地,就是最明显的标志事件。

当然,孙权这样做,并不说是不信任陆逊,而是遵循自己的政治本能,有意压制开始全面掌握吴国军政的江东士族。

陆逊只不过是恰好江东士族的代表而已。

除了政治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经济原因。

那就是校事府打通了蜀人的门路,可以从蜀地拿到大量孙权急需的物资。

比如说,陆逊这一次紧急送到合肥城下的御寒衣物,有很多就是蜀地所产的毛料所制。

以前虽说吴国也从蜀国进口大量急需物资,但大部分都是流入荆州军头和江东大族手中。

堂堂大吴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