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堂堂正正(2 / 4)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198 字 1个月前

看起来是一反常态地动作迟缓。

但在冯大司马看来,这是必要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战前统一思想。

他要麾下的将领们认识到,这是一场无法确定结束时间的战役。

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眼下的隆冬上。

听完冯大司马的话,王含这一回,是真明白了。

谈完了正事,冯大司马又对着外面喊了一声:

“进来吧。”

得到允许,一直守在外面的杜预,带着一人进入。

王含认识杜预。

他可以称大司马为“君侯”,但杜预却是可以称为“先生”。

同僚羡慕王含,王含也同样羡慕杜预。

自己跟在大司马身边多年,也没能成为大司马的弟子。

不过当王含的目光落到杜预身后的那个中年郎君时,眼中又露出了疑惑。

“我的弟子,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冯大司马对着杜预略略地抬了一下下巴示意,显得有些随便。

只是先生可以随便,杜预可不敢随便,但见他对着王含行了一礼:

“预见过王将军。”

王含不敢托大,连忙回了礼。

“你不必这般对他。”旁边的冯大司马对着王含说道,“他这几年跟着我,又在参谋团里实习,这两年没有什么战事,还去了学院进修。”

“这一次战事,我决定让他下放到你这里,你帮我带带他。他跟着我,不一定能见到真正的阵前厮杀之事。”

以大汉现在的实力,再以冯大司马现在的地位,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不需要冯大司马亲临阵前。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只能说明,阵前的情况,不太妙。

丞相时代是流行清俭之风,到了大司马时代,务实践实求实,渐成风气。

所以杜预被扔到前线接触实务,王含倒也没有太大的意外。

“这个是王濬王士治,以前曾出任过河东从事,对河东也算是熟悉,前些时候有人举荐到我这里。”

“现在我把他放到你这里,你也帮我看看,他有几分本事。”

王濬是弘农大族出身,能被儿子看上眼,又能得到杜预的认可,还能通过冯大司马底下的人有意无意的考核。

足以看得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

是人才,又能代表弘农豪右对大汉新政的态度,冯大司马自然也愿意给他机会。

当然,这绝对不是看在自己的儿子想要尝试练手的份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弘农东接雒阳,西连关中,北边与河东相望,算得上是一个战略要地。

弘农王氏挑选这个时间点站出来,不得不说,世家大族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不过也是好事,至少雒阳的驻军,能凭空多出一批粮草。

王含对弘农王氏不关心,但君侯的话他听懂了:

这个王士治,估计被中都护府参谋团列入了观察名单。

非武学院出身,却又有志于从军的有才郎君,想要施展平生之志,参谋团就是最好的途径。

不然,那就只能从最底层的兵卒一步一步做起,能不能熬得出来还是另说。

毕竟阵前厮杀,贼人的兵器可不会因为你多识几个字就会区别对待。

一刀攮进去,都会倒下。

眼前这位王郎君,看起来年纪不小了,就算是进入武学院,估计也是只能选择三个月的进修班。

如果能进入参谋团,那就不一样了。

与王含交谈过后,冯大司马没有过多停留,马不停蹄又向着下一站——上党——匆匆赶去。

相比于对此战有所疑惑的王含,同样是被冯大司马一手提拔起来的石苞,则是拍着胸口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