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刘玄德乡亭杀吏荀贞之道边得民(2 / 4)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5726 字 2020-07-30

和“诚意”,以此来试试看能否修补关系。

如果能,最好不好。

如果不能,那也没办法了,该做的荀贞都做了,错的不是他,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这是其一。

还有其二。

其二就是州吏在荀贞的眼皮子底下杀了一个广陵的亭长,别说是一个亭长,便是一个寻常的百姓,荀贞作为新任的广陵太守,能坐视他治下的子民被无辜杀害么他如果坐视了,那就不但陶谦、笮融看不起他,广陵郡的郡县吏员、士人豪强,也都会看不起他,会觉得他软弱可欺了,这对他将来治郡将会是很不利的。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从“粮食”这个和州府的根本矛盾也好,从“治郡”这个将要面对的大问题也好,那个州吏,荀贞都是非杀不可。

他的这个杀人,实际上是杀给陶谦看的,是杀给笮融看的,也是杀给郡吏、郡人看的。

话说回来,杀掉了这个州吏,郡吏、郡人会觉得荀贞是个刚强、爱民的长吏,那陶谦、笮融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和州里的关系因此而就破裂、弥补不了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先说陶、笮的反应,不用说,铁定是勃然大怒。

可随便他俩大怒,又能怎样

荀贞没有过错,陶谦没办法上奏弹劾荀贞,免不掉荀贞的职。

职,免不掉,他还能怎样荀贞

至於若是弥补不了和州里的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固然陶谦现在有诏书在手,有兵马为后盾,有黄巾在外他挟贼自重,他现今在州中是一支独大,可很快就要讨董了,讨过董后就是诸侯乱战,荀贞既然来了广陵,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徐州就是他需要考虑的第一个目标,试问徐州已是他的目标了,和州府的关系好或坏还重要么显然就不重要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到了那个时候,和州府的关系好坏都不再重要,可就眼下来说,陶谦毕竟是独大州中,和州府的关系也是不能搞得太坏的,也正是因此之故,所以荀贞没有令刘备把这个州吏杀掉后、将其首级给陶谦送去,而是命令刘备给笮融送过去。

如袁绥、臧洪他们所说,现在州南三郡的粮食统统是由笮融负责征集、运输的,这个州吏是笮融的人,“名为州吏,实为笮融私人”,那么就只当不知,只当这个州吏和陶谦没啥关系,将其脑袋给笮融送去,这既是宣示了自家的“主权”,也算是给陶谦了一个面子。

当然,只给这么个“面子”肯定是远远不够,也所以,荀贞在令刘备去杀人的同时,就已经决定一到郡府,便马上遣人带着礼物赶去州府谒见陶谦。

如前所述,如果谒见也没用,陶谦由此而就记恨上荀贞,荀贞也没有办法。

荀贞不是初出茅庐的那个年轻人了,他现在有资本、有能力、有名望,也有了点后台背景,陶谦如果一定要和他作对,他也不怕,而且自觉也能应付得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广陵虽然在帝国之最南,临着海,可境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却还是很不错的。

先秦时,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广陵这一带在当时属九江郡。

始皇帝以“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之故,急切需要加强交通以巩固统一,於是便在战国交通的基础上,致力於全国交通网的建立,“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经过整修与沟通,将战国时期各国的道路纳入了以全国为规模的道路体系之中,当时,主要建成了十来条纵横交错的主要交通干线,这些主干线四通八达,把整个刚刚一统的帝国完全地贯穿了起来。

这些道路,直到现在都还在用着。

比如荀贞当年出仕过中尉的赵国,其境内就有这些道路中的一条的一部分,即“邯郸广阳道”之一部,这条邯郸广阳道在战国时就有的了,并且在当时就已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