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房(1 / 4)

18、大房

“走了?!”梅效白早起正在漱口,听了梅虎的话,一口水喷出老远,“跑了?!是跑了还是被人抓走了?!“

“跑了!屋里好好的,值钱的都带走了,还锁了两把锁。”梅虎瓮声瓮气,“刚说他警醒他还真警醒,都知道他是我舅公,他这一跑让人一看就是心慌气短,这不是把我们暴露了么!”

“他不跑别人就不会怀疑我?兰姑娘的院子搜查过了,这两日把鹿啸苑放出条口子让他们也搜上一搜。”梅效白接过毛巾,“姑娘怎么样?”

“洋大夫来过了,又打了一针,听梅香说,烧还有点,但好多了,也出了痰。”梅虎看梅效白一脸轻松,也顺着他的话题。

“回头你去买点川贝,让梅香用川贝炖梨水给姑娘喝,化痰。”梅效白拿起梳子在头皮上分出一个笔直的道子,左右两绺头发搭在额角,遮住了眉眼里的淡漠,镜子里的面容温润了许多。

“今天戴发套么?”梅虎问。

“不戴了。”梅效白放下梳子。

剪发的人越来越多,一年前大伙还遮遮掩掩,外出都戴个发套,今年却似乎见怪不怪了。

“今天大伯母一家到庆丰,我不得闲出去,你安排人把咱们试做的药丸送到各药铺掌柜手上,问问他们的意思,另外潘家滩的仓库今天最好就动工,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以后梅家主要精力放在制药上,不再送货上门,需要的可以到潘家摊采办。”

“老爷,是不是太突然了,以前咱们可一点风声也没透。”梅虎有些担心。

“越是突然他们心里越没底,越没底就不会轻易放弃梅氏药剂,咱们的去痛散即将面世,玉带春的部队有西医,西药止痛药不能常用,一般老百姓也用不起,去痛散正好弥补它的不足,有了这股春风,不怕它只憋在西南道。”梅效白说,“再说庆丰城河道狭窄,禁货船出入是大势所趋,这次府衙不插手玉带春又默认,正是好时机,一举奠定梅氏药剂的地位。”

梅虎一蹦老高,这句话他懂,“那我们得圈个大点的仓库。”

“把老太太做的马甲取来。”梅效白看看钟表,说着话时间已经不早。他取下架子上的石青色芝麻底纱袍子,一伸手梅虎替他穿上同色马甲;马甲对襟盘扣;四周和襟领处都镶着天青色边缘,边缘上绣着彩色的缠枝花图案。

他站在镜前,看着熟悉的青色马甲,一股樟脑夹杂着百合香的味道让他深深地闭上眼。

梅虎在一边一个劲地瞄他。

良久,梅效白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大伯母他们应该到了。”

还没走到前院,一阵杂乱的暄哗已经传了过来,他加快脚步,院里停靠着三辆马车,一群人正在相互见礼寒暄。

“大伯母。”梅效白冲着一位穿着华贵的阔袖大氅的妇人行了大礼。

梅王氏眼睛一眯,倏地又慈祥地笑起来,“效白已经到了,快让我看看,有两年了吧,我们有两年没相见了。”

两年前梅效白的母亲梅李氏过世,根据李氏遗训下葬当日,梅效白两兄弟就分了家,李氏的两个姐妹上门要求公开李氏的嫁妆,还带了两百多人围住梅家宅子,惊动了当地官府,在当时极为轰动。

那时梅效白刚成亲两月,亲家是浏阳孟家,替他们平息了这场祸端。他事后常想,或许母亲早就算计到这一切,娶孟婉不过是为梅家娶个保障。

“是效白的不是,这两年穷于应付生意,竟然没有去成都向伯父伯母请安。”梅效白十分恭敬。当时梅效白的新婚妻子身体病弱,嫂子性格柔婉,内宅应付两位姨母及其它女眷的就是这位大伯母。

“听你姑母说你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梅王氏拉过梅效白,又拿帕子掩住口鼻,垂目抽泣两声,“你媳妇去了,我也没能来,当时正病得爬不起床,你别怪你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