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铁轨的宽度问题(1 / 2)

板寸儿童老师接着说

“火车和铁路在今天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

请问,有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火车和铁路的关系吗?”

刷拉拉,教室里举起一片小手。

板寸儿童老师让上次模拟考试第七名陈俊奇同学回答。陈俊奇朗声答道

“火车,即蒸汽机车是英国发明家斯蒂芬逊于1825年发明的。

说起铁路的发明,比火车还要早哩!

早在16世纪中叶,英国的钢铁工业兴起,到处都搞采矿。

可是,当时矿山的运输还很落后。铁矿石全靠马拉、人背,劳动效率很低。

有个公司的老板,为了多运铁矿石,想了一个法子从山上向坡下平放两股圆木,让中间的距离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摆到山下。

当装满矿石的斗车,顺着两股圆木下滑的时候,山上的人大声喊叫着‘注意,车下来啦。’

山下的人也大声回答道‘车到啦,好!’这就是初期的木头轨道。

木头轨道制作简单,由上向下运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时受到欢迎。

不过,如果在平地上使用木头轨道效果不大,省力不多。而且,这种木头轨道不耐用,磨损大。

到了1767年,有人试着拿生铁来做轨道,以取代木头轨道。人们便称呼为铁路了。

铁轨比木头轨道的体积小许多,它直接放在地面上,斗车的轮子也是铁制的,推起来当当直响,运煤、送货也省劲。

但是,斗车内装的东西不能过重。

有一回,一辆车子装货多了,把铁轨压到了地面里,结果车翻货出,差点压伤了人。

怎么办?

看来,必须解决地面的承受力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铁轨的长度问题。

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后来的铁路。

火车很重,有人说如果把这个重量分散到枕木上,再由枕木分散到‘道床’上,道床所受的力再均匀地分散到路基上,这个力量就变得小了许多。

经过这样的传递过程,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单位面积的压力就相应降低,路基就不会被压坏了。

这个设计的思路是很科学的,可以说,今天的铁路仍然是根据这个道理建成的。

回答完毕!”

板寸儿童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陈俊奇坐下,表扬陈俊奇回答得不错。

沈笑夫记得,上次驾驶学科模拟考试,陈俊奇考了第七名,排在自己后面。

板寸儿童老师接着问道

“请问我国第一辆火车是什么时候建设的?”

在举手的同学中,板寸儿童老师点了丁方元的将。丁方元是上次模拟考试第四名,他说

“我国建设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乖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米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我国的土地上修建的我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沪上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