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铁轨的宽度问题(2 / 2)

以达北塘海口;

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然而用骡马牵引车辆根本不能发挥出铁路应有的效用。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我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另有一种说法是,我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华国火箭号’。

可是我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

接下来第二节课,又是驾驶学科奥赛模拟考试。

沈笑夫认真做了起来,这些题目挺有意思

“填空题

1为了迎接2006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德国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制造了一辆巨型三轮自行车,它的轮胎是用100个()做成的。

2()是世界上最热情的‘自行车族’,人口只有1700多万,自行车数量居然高达1700万辆,几乎是人均一辆自行车。

31783年,英国人()研制出了一台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车辆。”

沈笑夫想了想,比较有把握的分别填写答案

(足球)、(荷兰)、(默多克)

这里有几道判断题,也比较有意思,很容易弄错。

判断题

1火车自动车钩最初在国内的译名是‘詹氏车钩',因此它是詹天佑发明的。

21863年,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在伦敦建成。

3铁轨先于火车诞生。

沈笑夫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认真答题

1错误。火车自动车钩虽然最初在国内的译名是‘詹氏车钩',但是它并不是詹天佑发明的,而是米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创造的。

2正确。

3正确。

这些题目比较有把握,但是有不少题目沈笑夫心中没底,那就蒙吧!

后来,沈笑夫看到这个问答题,好像比较难

“问答题

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称为‘轨距’。全世界的铁路大约6成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在1886年的国际铁路会议上被定为标准轨距)。

请问铁轨的‘轨距’为什么不采用一个整数呢?”

沈笑夫仔细想了想,然后回答

“这里有一个典故。

公元前55年,强盛的古罗马帝国发动侵略战争,一直打到大不列颠(现在的英国)。

罗马人的战车在英国土地上横冲直撞,到处留有战车辙道的痕迹。

人们测量了一下,正好是1435毫米。

其实,这个距离是马车轮距的距离,也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