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想要造车啊!(2 / 2)

着音乐,四五个油泥比例模型已经快刮好了,时刻准备着领导检查。

不赚钱咋办呢?

要么加价,要么降本。

开发部开始想办法降本,但也要结合自身定位和竞争对手的水平来降,那么先把竞争对手的车各买一辆吧。

拆了几台车后发现,哦!它这个秘制隔音包比较便宜,我们也换成这样的,一下子省 8 块!

陆陆续续换材料、换沿用件、减少配置,加起来省了快 1000 块了,可这样也才达到 6利润率。”

同学们听得呵呵笑起来,觉得板寸儿童老师像说相声,蛮有意思的。

板寸儿童老师继续道

“接下来就要施展加价法则了。

所谓加价法则,就是通过增加产品竞争力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可以在提高售价的同时不影响销量。

简单来说,就是只增加了 100 块的装备,但消费者愿意花 200 块买单。

这样,弄个酷炫 led 大灯吧,加价 2000!再弄一圈全身镀铬,加价 1000!

利润率终于达标,正式立项。

这会儿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接下来,项目进入概念设计阶段。

从现在开始,要把短短几页纸的装备清单变成厚厚一本产品描述,同时结构cad 设计也同步启动。

那边的设计师一边喝着红酒,一边继续优化进入决赛的两个方案。

产品描述作为项目的基础,要用它来计算成本、计算开发工时、确定实验范围等等,必须非常详细!

不仅要包括所有的零件,还要把每个零件高低中配分别长什么样,材料工艺用哪种也讲清楚。

理论上,听完这堂课,你就应该能脑补出这辆车长什么样,开起来什么感觉了。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

在纠正了几百个错误后,终于完成了产品描述 10 版本,当然接下来还会有 203040

产品描述虽好,但为了信息化管理,还是需要建立数据库,用表格的形式收集所有的信息。

这表格可就不是 10 这么简单了,从诞生之日起到项目n,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因为这张表要延伸至批量生产阶段,不仅用于开发,还要用于采购、质保、物流等方面。

每个工程师负责几个零件,填起来也挺快,再一次纠正了几百个错误后,一个几千行的零件表也基本成形了。

那边,设计师放下了今天的第三杯拿铁,说「就这个方案了,拿去做数据吧。」

接着就正式进入了批量开发阶段!

距离n 还有 30 个月,批量开发阶段主要是将设计细化,并跟随市场部不断变动的需求时刻对设计进行更改。

首先进行 3d 扫描、光顺逆向,根据光顺面才能进行内部结构设计。

一群绘图员日以继夜,几个月后终于完成了概念车数据。

光看数据没意思,还得造出来。样车部门带着一群金链技师,甩开膀子就干。

重要零件开模具,其他的就用别的车上的零件切切补补,一辆概念车就造好了。”

板寸儿童老师笑眯眯地看着大家,指着黑板上一张概念车图片说。

同学们一脸懵逼,似笑非笑。